浅谈数学能力与科学课堂的整合.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数学能力与科学课堂的整合 [内容摘要]数学是科学探究的工具,数学能力也是科学探究活动的能力基础,因此我们的科学课堂应该与数学能力紧密结合。笔者从四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一、测量——观察事物的重要手段;二、运用统计,寻找事物规律;?三、图表,将数据分析推向深处;?四、数据分析中,培养逻辑思维。 [关键字]数学能力 科学课堂小学科学是让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课,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从描述、测量开始,逐步学比较,制作数据表,作图并解释它们。这些计算、测量、比较、绘图和解释图表,分析数据、寻找规律是他们从要研究的材料中获取有用信息的必要。? 一、测量——观察的重要手段在数学课科学课中有测量,但们有着明显的区别。数学课中关于测量的内容,其目的是要让学生学会利用一些工具进行测量,这是一种技能的学习过程,以学会工具地使用作为最终目的。而科学课中涉及到的测量内容,其重点不是在工具的使用上,而是在如何科学活动服务,引导学生在探究中运用,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他注重学生用好这种手段。? 从尺运用,到后天平温度计、弹簧秤等工具,测量这手段始终与学生的探究紧密,始至终学生的科学探究服务着。我们的目的是在课引导学生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根据需要,适时想到测量这一观察手段并选择适合的工具进行,得到自己所需要的数据,让学生的探究活动更加的,更具有科学的“味道”。 ?二、运用统计,寻找事物规律 听一位老师上《豌豆荚里的豌豆》课,教学活动中一个环节就是引导学生探究豌豆荚里有多少豌豆。首先给学生设置一个问题:豌豆荚里有多少粒豌豆?学生回答,就想把豌豆荚剥开数一数。学生剥开之后又发现有两粒三粒四粒,,里的数是不确定的,师引导既然用精确的数字来做出回答,那怎么办呢?学生讨论后提出一个大致的范围。,一起讨论怎样较科学地豌豆荚里豌豆数范围,学生统一了认识数的豌豆荚尽量的多一些,这样才准确一些。后学生分小组数12豌豆荚,将结果记录在的记录表上我们小组12个豌豆荚里的种子数?? 第???????? 小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粒 1粒 2粒 3粒 4粒 5粒 6粒 7粒 粒 ? 我们所剥的12个豌豆荚中: 0粒种子的有?个;1粒种子的有????)?个;2粒种子的有?个; 3粒种子的有个4粒种子的有??个;5粒种子的有??个; ?6粒种子的有?个;7粒种子的有??个;粒种子的有个;在自己的组统计表上,能看出几粒种子的比较多吗?比较个人和小组统计表:你们有什么新的发现?师把各小组的数据汇总了起来,这样全班就有了144节豌豆荚,学生在结果面前很快发现,豌豆荚里豌豆的数目大部分是3至6粒。很明显,在这个教学实例中,运用了统计方法来引导学生发现豌豆荚里豌豆数量的规律,而早在三上教材中就有这种方法地应用,就是一把米的统计。我感觉,这一活动的价值其实并不是在于学生明白了豌豆荚里豌豆数量的规律,而真正的意义在于让学生感受从事物中得到的数据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作为客观事物的一种数量表现,是事物必然性与偶然性共同作用的结果,例如随便剥一节豌豆荚得到的数目。要去掉这个偶然性就必须利用这样的方法,统计方法可以尽可能去掉数据所呈现的偶然性,找出统计数据中所隐含的内在规律性。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科学探究手段,对于学生今后在探究事物的内在规律时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图表,将数据分析推向深处 ?之前谈到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经常运用到统计的方法,而对于一般比较简单的探究问题,学生通过对统计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就可以发现事物内在规律,而一些稍复杂的内容,光看数据就不那么容易了,这样曲线图、分布图等图表的运用就显得十分必要了。如在六年级《抵抗弯曲》一课的教学中,学生通过实验获得了一组关于纸的厚度与所承受垫圈数量的数据,根据教材安排此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这组数据制作出一份曲线图,学生面对曲线图会清晰地看到随着纸的厚度的增加,它所承受的垫圈数量也随之增加,曲线不断上升。有老师说,这里不用曲线图学生同样可以非常顺利地发现这个规律,更何况要教会学生制作这个曲线图得花费相当量的时间和精力,有这个必要吗?我感觉,单从这节课来说,这一手段地运用确实用处不那么明显,但我们不能忽视了我们科学课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科学探究能力。而能够利用这样的图表来将客观事物的量抽象出来,去研究、发现事物所蕴涵的内在规律,我想这就是一个人科学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呀。因此从长远来考虑,我们花一些时间引导学生学会利用这样的手段和技术去探究科学问题,发现自然规律,对于他们探究能力的提高应该是客观需要的。 ?四、

文档评论(0)

企业资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