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贵州热作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王代谷
(贵州省亚热作研究所,贵州兴义562400)
【摘 要】:概述了贵州热作科技发展现状,分析其存在问题。针对现状和问题提出:加强主要热作品种选育、推广技术研究,建立高产安全高效生产技术体系,加强热作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开展产地环境污染防控与修复关键技术研究等。
【关键词】:热作;研究;现状;问题;对策;贵州
贵州是农业部划定的全国南亚热作省区之一,贵州热区农民从热作产业获得的收入逐年增加。热作产业是贵州热区农业、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力量。通过贵州热作发展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为贵州发展热作提供理论依据。
1 贵州南亚热区慨况
按根据南亚热带气候区的划分标准和主要指标,贵州南亚热区主要位于东经103°53′~106°15′,北纬24°37′~26°49′,涉及贵州省西南部红水河及南、北盘江中下游的兴义、安龙、册亨、望谟、罗甸、贞丰、关岭、镇宁等10余县市海拔800m以下的地区,北部地区的赤水河、官渡河下游的仁怀、习水、赤水等3县市海拔500m以下的地区,东部及东南部的乌江、锦江、都柳江等中下游的沿河、江口、德江、从江、容江等1O余县市海拔500m 以下的中低山河谷地区。区内土地总面积56.32万hm2,占贵州省土地面积的3.23%,其中可开发利用的土地及荒山草坡面积44.5万hm2,占区内土地面积的79%,其中陡坡地占70%左右。一般年均温18.5~21.O℃,最冷月(1月)均温9~11℃ ,最热月均温25~27.5℃,极端最低温度-3℃以上,≥1O℃的年积温达5500~7000℃ ,无霜期346~365d,年降水1000~1400mm,年日照时数1200~1560h。
2 贵州热作发展研究现状
等。根据引种实践,从1999年至今,先后引进木豆、银合欢、青皮软籽石榴、柑桔、橙、柚、火龙果、番木瓜、澳洲坚果、芒果、麻风树、辣木、木薯等热作。许多热作虽然引种、试种成功,由于受其生物学特性、产业因素和贵州特殊的气候条件的影响,推广种植面积不大,均存在没有适宜贵州热区推广发展的自己选育的优良品种,多数研究都停留在适应性、引进品种筛选、育苗、栽培技术方面,病虫害防治、采后加工、利用价值、生物学特性及栽培生理研究报道较少。
经试种结果表明:典型的热带品种如香蕉、荔枝、龙眼、菠萝、芒果、油梨、番木瓜、火龙果、麻风树等,试种可以成功,但在生产上应用只能在低纬度低海拔600m以下无霜区种植,超过600m海拔则易受冬季的霜冻等低温危害,无经济价值。实践证明,典型热作在贵州热区应用价值不大,介于南亚热带到亚热带果树品种在贵州热区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如柑桔、橙、柚、澳洲坚果、番石榴等【1】。
3 贵州热作科研发展问题
3.1对热作总体重视不够,科技投入欠缺。
由于历史原因,对热作重视程度远低于大农业。热作产业规模在整个农业中所占比重较小,热作科技不是贵州农业科技的主流,申报项目也往往因涉及热作生产规模不够大而不被获批,加剧热作科研经费紧张状况。
3.2 热作科技成果推广体系不健全,对成果转化的支持力度不足。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一直是困扰中国农业科技发展的问题,这一问题在贵州热作表现尤为突出。多年来,鉴定和验收的成果不多,能转化应用于热作生产中的成果少,科技贡献率低。
3.3 热作科技的人才规模、数量不足、高层次人才及团队缺乏
由于贵州热区多处经济相对落后、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文化基础薄弱,热作科技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缺乏高层次人才或领军人才,严重制约科技能力提升。
4 贵州热作产业技术瓶颈问题
4.1 优良新品种选育起步晚,覆盖率低、更新慢,品种对口配置不当。优良新品种的覆盖率低,更新慢;新品种引种把关不严,品种对口配置原则贯彻不到位;没有集高抗寒高产量于一体的品种,并在具体操作上,往往以追求高产为主,而忽视了抗寒生存这一基本最关键的要素,综合生产力不高,难以提高经济效益。
4.2 高产安全高效生产技术体系仍未得到完善。没有成熟的养分诊断指导施肥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缺乏配套与集成技术,先进技术的示范推广力度不够。
4.3 热作资源可持续利用仍有待加强,没有适合于大规模生产的林下资源种养技术,废弃物资源利用率研究水平仍较低。
4.4 热作产地环境污染防控与修复关键技术水平有待提高,对污染环境的修复技术还主要集中于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方面,对有机污染物及其他化学投入品引起的污染还缺乏系统的研究,针对作物开展的产地环境污染控制与修复技术的系统研究更少。
4.5热作果蔬采收贮运和加工技术研究有待加强。缺乏系统的高效低毒,无残留,少污染的采后防腐处理技术,在新型保鲜剂及包装材料研究上与国内外先进水平相去甚远;缺少依据市场规划品种与栽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