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全国教育技术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
开 题 报 告
课题名称 基于网络环境的区域优质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 课题类别 重点课题 课题批准号 063611204 课题承担人 张伟春 所在单位 广州市天河区教育局教研室
中央电化教育馆
二〇〇八年二月
一、开题活动简况(开题时间、地点、评议专家、参与人员等)
开题时间:2008年2月23日下午2:30-5:00
开题地点:广州市天河区教育局教研室六楼会议室
与会人员:
专家:李克东、邵国良、程五一、林少杰、钟守权
专业媒体:张静然
课题组成员:张伟春、容梅、王西荣、陈瑞、朱全红、董海燕、彭雪红、郑雪萍、杨磊、祖晓龙、王海涛、吴向东、孙颖、茹海珊、张惠平、郑文富、陈琴
过程简况: 二、开题报告要点(题目、内容、方法、组织、分工、进度、经费分配、预期成果等,限5000字)
1.课题题目:基于网络环境的区域优质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
课题界定:本课题以区域推进为切入点,研究优质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应用。其中:“网络环境”包括互联网、校园网和网络课室;“区域”是指有相同行政、人事隶属的地域范围;“优质教育资源”是指通过教学实践检验,能为广大师生常规应用的教与学资源系列;“建设与应用”是由课题组成员(学科教研员)牵头,通过学科的区域纵向推进为主,学校的若干学科整体推进(横向)为辅,纵横协调;本研究的关键词是“区域”、“学科”、“系列”,通过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和区域教育均衡。
2.研究背景与现状
1996年,广州天河区开始开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深化基础教育改革”。由于在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初期就直接攻坚——课堂教学的信息化,当时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普遍不高,硬件、软件门槛却较高,形成高投入、高期望与低产出、低绩效的对照。
从2004年开始,天河区以《广州市天河区创建全国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基地实施纲要》为行动指南,开始集中力量探索区域教育信息化应走什么样的道路?区域教育信息化的突破口在哪里?
近几年的实践表明,区域教研信息化是区域教育信息化的突破口,以人为本,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教育信息化的出发点和归宿。从一个区域来看,见资源技术不见人的项目、做法是没有效益的。进入教育信息化应用的“中盘”,主要矛盾不在技术资源的高低多少,而主要是有没有确立区域课题或区域项目来推动。通过一个人带动一群人,通过一个研究项目形成一支研究队伍,通过众多研究团队推动广泛运用,通过应用成效实现常规应用。
实践还表明,教育技术应用的矛盾集合点在于如何将教育技术应用于教学常规,即课前、课中、课后。区域教研的关注点在全体,做底线教研。
3.课题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和创新
3.1研究目标:通过网络学科课程、综合课程、视频资源的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与学的绩效,缩小区域教学质量不均衡状况。
具体目标包括:(1)区域优质网络教育资源的形成机制及推广机制;(2)网络学科(或综合)课程资源建设与应用的方法、技术及模式;(3)基于知识点视频资源建设的方法、技术及建设(4)学习研究的理论、方法和技术;(5)教研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数据实证分析及绩效评估的方法与应用。
重点难点:本研究将逐步解决两个重点问题:如何实现网络课程应用常规化问题、如何通过实证分析促进区域教研的精确化问题。
3.2研究内容:依照研究目标,设置四个研究方向十五个专项:
(1)区域优质网络教育资源的形成及推广机制研究。核心成员包括张伟春、容梅、王西荣、彭雪红、祖晓龙、王海涛、孙颖、吴向东、列海娴、蔡小白、周卫华、李利锋、田小群、秦元、陈艳梅、樊雪冰等,主要研究内容是:
优质教育资源形成的逐步求精机制研究
教师网络主题读书会建设,如教研核心组、中心组,课题主持人
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师研究共同体建设;
区域教研平台(以天河部落为例)中的学科教师实践社群与区域教研精确化的互动发展研究
(2)基于Moodle的网络学科(或综合)课程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核心成员包括张伟春、饶强、陈瑞、董海燕、刘永东、郑文富、张惠平、王西荣、秦元、王玉龙、苏鸿、曾建辉、李红荣 、柴秀娣、万宇平、吴向东、陈琴、茹海珊、林美娟、陈红梅、江梅、王爱伦、李洁萍、黄艳芬、高芬芳、林丽青等,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中学化学《教学一体化》网络课程资源建设及应用
初中语文网络课程资源建设与应用
初中数学学习卷网络化研究
小学语文网络作文研究
高中选修课网络课程资源建设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闲暇时间(寒暑假、节假日、周末)网络阅读课程研发及实践团队建设
(3)基于知识点组织的网络视频资源建设研究专项。核心成员包括张伟春、朱全红、王西荣、彭雪红、蔡小白、周卫华、王玉龙、李利锋、 田小群、秦元、陈艳梅、郑雪萍、丁翠珍、钟卫东、容梅、苏鸿、刘永东、陈瑞、曾建辉、董海燕、杨磊、李红荣 、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