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ppt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ppt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主讲 陈艳丽 继续医学教育课程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是由脑膜炎奈瑟式菌引起,是冬春季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全世界平均年发病率为1/10万-10/10万。流脑从病原的发现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至今在许多国家仍未有效的控制,仍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病原学 一 生物学特性 (一)形态学及染色 为格兰式阴性球菌,成双排列,两球面接触平坦,或者略向内凹。呈肾形或者咖啡豆状,无鞭毛、无芽孢,此菌可产生自溶酶,涂片检查常可见到破碎的菌体。 (二)培养特性 对营养的要求较高,特别是初代培养时必须加入适量的血(或者血清),水解蛋白等物质,常用的培养基为血琼脂、巧克力琼脂或者卵黄平板。在培养基内加入适量的玉米粉, MN为需氧菌,在含有5%-10%的CO2环境中生长良好,特别是对初代培养物非常必要,最适PH为7.2—7.4,最适宜温度为36+,低于30度则不能生长或者生长不良,在血或者巧克力琼脂平板上菌落呈灰白色,半透明、光滑、湿润、略突起,无溶血。 (三)生化反应 MN能分解葡萄糖,麦芽糖,产酸不产气,不发酵蔗糖、果糖、乳糖,不液化明胶。 (四)抵抗力 抵抗力较弱,对干燥、热均很敏感,在生理盐水中仅能存活数小时,加热60度,5分钟即可死亡。对各种化学剂亦敏感,在1%酚、0。1%的升汞、10%甲醛浸泡数分钟即可杀灭,对磺胺药和抗生素(如青霉素、链霉素等)均较敏感,但目前由于抗生素的滥用,造成了耐药菌株的出现,给治疗带来了极大困难。 (五)抗原结构 细胞壁中含有四种主要成分,即群体特异性多糖、蛋白、脂多糖和脂肪,特异性多糖是分群的基础,而外膜蛋白和脂多糖是分型的物质,对人的致病性及免疫性起重要作用。 第二节 流行病学 一 流行概况 流脑的流行早在16世纪即被发现,其流行的地域分布极广,几乎遍及个大洲,各国之间流脑的发病水平差异很大,一般地讲在发达国家中发病率较低,在发展中国家发病率相对较高,而在非洲流脑流行带发病率最高。 流行概况 我国也是流脑的高发国家,20世纪初各地均有流行的报告,100年来我国曾经有过五次全国性的大流行,分别是1938年、1949年、1959年和1977年,在历次流行中,以华中、华南各省发病率最高,东北华北次之,1967年的流行最为严重。发病率高达403/10万,病死率为5。49/10万,自1990年以后发病率一直在1/10万以下。 二 流行菌群与菌群的变迁 在20世纪50年代前,A群是全球的主要流行菌群,其后在非洲、美洲、欧洲的流行中均出现了菌群的变迁现象,美国自1960年起转为B 群流行,1967年后又转为C群流行,20世纪70年代末学相继报告了由B、C、Y、A、W135群引起的流行。在我国一直是以A群为主的流行菌群,由于A群脑膜炎多糖菌苗的免疫效果使其发病率大幅度下降,近20年来有又B群致病菌检出增多的现象,去年出现了C群流行的现象。这应引起高度的重视。 三、流行季节与发病年龄 国内外多年的流行病学研究证实,流脑的发病季节以冬春季节为主,一般在11-12月份流脑的发病开始上升,次年2-4月份达到高峰,此间的发病可占病例总数的60%-90%,五月下降,7-10月处于最低水平,主要是由于冬春季节气候寒冷,干燥,呼吸道的抵抗力下降,人群在室内活动增多,接触密集,致使呼吸道疾病易于流行, 发病年龄以低于15岁的儿童为主,低于5岁发病率最高,发病年龄与地域和抗体水平有关,各地区由于不同年龄组的免疫力的不同,因此各年龄的发病率有差异,一般大城市多为散发。 四.人群免疫水平与带菌状况 一般带菌规律为流行期高,非流行期的,城市高、郊区低,成人高、儿童低,与病人密切接触者高,流行地区高,非流行地区低。 五 流行病学 1传染源 患者从潜伏期末至发病后10天均具有传染性,带菌者及轻型患者为主要传染源 2传播途径 主要经呼吸道传播,婴幼儿也可通过密切接触传播 3人群易感性 发病年龄从2-3个月开始,6个月至14岁儿童发病率最高 六临床特点 临床表现多样,如普通型、暴发型、慢性败血症型和非典型型 临床表现 根据临床表现不同,可分为以下类型: 1普通型,90%的病人表现为普通型,其发展过程可分为上呼吸道感染期、败血症期、脑膜炎期三个阶段 (1)上呼吸道感染期:持续1-2天,常无症状,少数病人可有咽痛,鼻咽部粘膜充血及分泌物增多等类似上感症状 普通型 (2)败血症期 起病急骤,突发高热,寒战、头痛、恶心、呕吐、全身乏力、肌肉酸痛、食欲减退、神智淡漠,此期的特征表现是皮疹,70%的病人皮肤粘膜有淤点或者淤斑,最早见于眼结膜和口腔粘膜,大小不一、多少不等,多分布于四肢及臀部皮肤,严重时淤点和淤斑可迅速扩大,其中央发生皮肤大片坏死。多数病人于1-2天内发展为脑膜炎。

文档评论(0)

甲级文档专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