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传染病学》流行性脑脊髓膜炎.ppt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南 京 市 第 二 医 院 南京大学医学院教学医院 姚文虎 概述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致病菌由呼吸道侵入,再经鼻咽部侵入血循环,最后局限于脑膜和脊髓膜。主要临床表现是突发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皮肤粘膜淤点和脑膜刺激征,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本病多见于冬春季,儿童发病率高。 病原学 病原学 脑膜炎奈瑟菌(又称脑膜炎球菌)属奈瑟菌属。为革兰染色阴性双球菌,菌体呈肾形或卵圆形,直径0.6—1.0um凹面相对成双排列。 该菌仅存在于人体,可自带菌者鼻咽部及病人血液、脑脊液、皮肤淤点中发现。在脑脊液及淤点涂片中,该菌多见于中性粒细胞内。 本菌裂解可释放毒力较强的内毒素。 病原学 本菌为专性需氧菌,营养要求高,常用巧克力琼脂平板,在5%一l0%CO2、pH7.4—7.6下最易生长。最适宜温度为35—37℃,低于30℃或高于50℃均不能生长。本菌可产生自溶酶,在体外易自溶而死亡。 本菌体外生活力及抵抗力均很弱,对干燥、寒、热和常用消毒剂均甚敏感。 病原学 本菌按其表面特异性多糖抗原之不同,可分为A、B、C、D、X、Y、Z、E、W135、H、I、K、L 13个群,还可进一步分成不同血清亚型(如A群有17型、B群32型、C群11型)。其中以A、B、C三群最常见,占90%以上。不同时期不同地区流行菌株有所不同,近30年来我国流行菌株一直是A群,占90%以上,B及C群为散发菌株。欧美地区则以B、C群为流行主要菌株。C群致病力最强,B群次之。 了解菌群变迁规律,有助于流行病学调查,菌苗制备及筛选有效药物。 流行病学 传染原 传播途径 易感性 流行特征 流行病学 本病为国内外儿童常见病,如美国每年发病3000例,非洲许多国家有流行。00年至01年,亚撒哈拉地区发生流行,乍得、埃塞俄比亚等,共报告34177例,死亡3338例,病死率9.8%(W135引起),后波及欧、亚不少国家。同时期亦有A群流行,共报告6721例,死亡360例,病死率为3.5%,遍及世界许多国家。 传染源 带菌者和流脑病人是本病的传染源。病人在潜伏期末期和急性期均有传染性,但病人作为传染源的意义远不如带菌者重要。本病隐性感染率高,感染后细菌可存在于正常人鼻腔,不引起症状而成为带菌者,且带菌者不易被发现,流行期间人群带菌率显著增高,可达50%以上。国内调查流行期间A群带菌率高,引起流行的亦主要是A群,说明二者有平行关系。非流行期间则B群是最多的带菌菌群。 传播途径 经呼吸道传播,病原菌主要是通过咳嗽、喷嚏等经飞沫直接从空气中传播。密切接触如同睡、怀抱、喂奶、接吻等,对2岁以下婴幼儿传染本病有重要意义。 室内空气不流通、人口流动及居住拥挤等均有利于本病的传播蔓延。 易感性 人群普遍易感,但6个月以内的婴儿可自母体获得免疫而很少发病;5岁以下儿童尤其是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发病率最高。但目前在流动人口、大学生中常有发生。新兵发病高。 人感染后可对本群病原菌产生持久免疫力;各群间有交叉免疫,但不持久。 本病隐性感染率高,感染后60%一70%为无症状带菌者,约30%为上呼吸道感染型和出血点型,仅约1%为典型流脑表现。 流行特征 ①季节性:全年可发生,但冬春季11月一5月,3—4月为高峰。 ②周期性:本病呈周期性流行,一般每3—5年小流行。7—10年大流行(57、67、77、84年),1967,400/10万,发病300多万,病死16万多。但由于在易感者中普遍进行预防接种,可打破此周期性流行。 ③地区分布:见于世界各国呈流行性或散发性,如非洲有脑膜炎地带。一般大城市散发,中小城市较多,山区农村可爆发。 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 发病机制 人体免疫力强 细菌消灭 免疫力较弱 无症状带菌 病原菌 鼻咽部 上感、鼻咽炎 免疫力明显低下 侵入血循环 菌血症 败血症 侵入CNS 脑膜炎 细菌 内毒素 小血管、毛细血管 出血、坏死、栓塞 淤点淤斑 大量内毒素 全身小血管痉挛 微循环障碍 感染性休克 广泛血管内皮细胞受损 血小板下降 DI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