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基于AT89C51单片机实验开发板系统设计.doc

毕业论文:基于AT89C51单片机实验开发板系统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于AT89C51单片机实验开发板系统设计 ? 摘??????? 要... I Abstract.. II 第1章? 绪? 论... 1 1.1? 单片机现状及发展概述... 1 1.2? 单片机的性能特点... 2 1.3? 单片机的主要产品及系列... 3 第2章? 实验板总体设计方案... 6 2.1? 实验板系统功能... 6 2.2? 实验板的性能要求... 6 2.3? AT89C51 在实验板中的应用... 7 第3章? 实验板的硬件设计... 8 3. 1?? 硬件总体设计... 8 3. 2?? 各功能模块设计... 9 3.3.1?? 单片机外围电路... 9 3.2.2 ??4×4矩阵键盘电路... 11 3.2.3? 液晶显示电路... 13 3.2.4? 串行通信电路... 14 3.2.5? ??I/O口扩展电路... 15 3.2.6? 电源电路... 15 3.3? 实验板元器件清单... 17 第4章? 实验板的软件设计... 18 4.1? 软件总体设计... 18 4.2? 各模块设计流程图... 19 4.2.1? 键盘扫描子程序... 19 4.2.2?? 液晶显示子程序... 24 第5章? 实验板调试... 29 5.1? 调试的目的... 29 5.2? 调试的过程... 29 第6章? 总? 结... 30 致? ?谢... 31 参考文献... 32 附?? 录... 33 附录1 英文翻译... 33 附录2原理图... 42 附录3 pcb图... 43 第1章? 绪? 论 1.1? 单片机现状及发展概述 单片机属于第四代微型计算机的一个重要分支。单片机是把中央处理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rty),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定时器/计数器以及I/O接口电路等主要计算部件集成在一块集成电路芯片上的微型计算机。单片机的应用导致了控制领域的一场革命,是微控制技术逐步取代传统的硬件控制。近十几年来,单片机在生产过程控制、自动检测、数据采集与处理、科技计算、商业管理和办公室自动化等方面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单片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耗能省、价格低、可靠性高和通用灵活等优点,因此也广泛应用于卫星定向、汽车火花控制、交通自动管理和微波炉等专用控制上。近几年来,单片机的发展更为迅速,它己渗透到诸多学科的领域,以及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MCS-51系列中的一片89C51芯片,内部构造了完整的计算机硬件系统。从CPU、存储器到输入输出端口,一应俱全。只要写入程序,就可完成中央控制或数据采集、处理及通信传输的信息处理机,MCS-51单片机指令系统中为适应控制的需要设有极强的位处理功能,具有加、减、乘、除指令;CPU时钟高达12MHz,完成单字节乘法或除法运算器件分军用和民用两级,民用产品主要用于办公室及机房环境,工作温度在0-701C,军用产品要求在恶劣环境条件下稳定工作,工作温度在-65~125:工业级产品的性能介于以上两者之间,在-40~+85C温度环境可正常工作。工业产品可靠性比民用产品强,而价格较军用品低。在单片机应用中,可以根据实际工作环境,选择工业级芯片,保证系统可靠性。 单片机出现的历史并不长,它的产生与发展与微处理器的产生与发展大体上同步,也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1~1974年,1971年11月美国Inter公司设计成集成度为2000只晶体管/片的4位微处理器Intel 4004,并配有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AM和移位寄存器等芯片,构成第一台MCS-4微型计算机。随后又研制成了8位微处理器Intel 8008。这些微处理器虽说还不是单片机,但从此拉开了研制单片机的序幕。 第二阶段:1974~1978年,初级单片机阶段,以Intel公司的MCS-48为代表,这个阶段的单片机内集成有8位CPU,并行I/O口,8位定时器/计算器,寻址范围不大于4K,且无串行口。 第三阶段:1978~1983年,高性能单片机阶段。这一阶段单片机和前阶段相比,不仅存储容量和寻址范围大,而且中断源、并行I/O口和定时器所数器个数有了增加,集成了全双工串行通信接口。在指令系统方面,普遍增设了乘除法和比较指令。MCS-51系列产品由于其优良的性能价格比,在相当一段时间处于主流产品地位。 第四阶段:1983年至今。8位单片机巩固发展及16位单片机推出阶段。16位单片机工艺先进、集成度高、内部功能强,而且允许用户采用面向工业控制的专用语言。 现阶段:32位单片微机系列。继16位单片机出现后不久,几大公司先后推出了代表当前最高性能和技术水平的32位单片微机系列。3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457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