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 C62敞车底架的制作工艺及工装设计.doc

毕业设计 C62敞车底架的制作工艺及工装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摘要 本次设计的主要内容为C62敞车底架的制作工艺及工装设计。设计的产品主要供运送煤炭、矿石、矿建物资、木材、钢材等大宗货物用,也可用来运送重量不大的机械设备。本文在讨论Q235B焊接性基础上,并详细制定了敞车的制作工艺并设计了工装夹具。 Q235B刚是制造敞车的专用钢,Q235B有一定的伸长率、强度,良好的韧性和铸造性,易于冲压和焊接,广泛用于一般机械零件的制造。主要用于建筑、桥梁工程上质量要求较高的焊接结构件。 产品制作工艺说明书中,简要分析了Q235B敞车的构成,各部分的材料及力学性能和制作使用要求;详细论述了该敞车的装配焊接工艺;结合本产品的技术要求,采用超声波探伤和射线探伤检测。 说明书中还对Q235B敞车生产制作过程中所用的工装夹具的功能、用途、结构也进行了简要的说明。 关键词: Q235B;敞车;焊接工艺;焊接夹具。 引言 所谓敞车是指具有端壁、侧壁、地板而无车顶,向上敞开的货车,主要供运送煤炭、矿石、矿建物资、木材、钢材等大宗货物用,也可用来运送重量不大的机械设备。若在所装运的货物上蒙盖防水帆布或其他遮篷物后,可代替棚车承运怕雨淋的货物。因此敞车具有很大的通用性,在货车组成中数量最多,目前全路共有敞车约30万辆,约占货车总数的50%以上。 敞车的制造涉及到机械加工、焊接、热处理和无损检测等各方面,但其中对敞车的制造工艺技术进步影响最大的是焊接。 近年来,敞车制造业在装备投资中,焊接设备的比例占了80%以上。正由于这些先进高效焊接设备及工艺的采用,使敞车制造技术有了更大的提高和发展。就具体的敞车焊接而言,焊条电弧焊的比例已逐步缩小,而埋弧自动焊、CO2气体保护焊等先进的焊接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这对于稳定地提高压力容器焊接质量,提高压力容器制造工艺水平,无疑将起到很大推动作用。 建国初期,我国铁路上使用的敞车多数是解放前遗留下来的旧车,车型很复杂,约有30多种;他们的吨位都很小,多数为30吨的,有一部分为20吨、40吨级的,少数为50吨级的。这些旧车的共同缺点是:运行性能差、载重量小、强度低、零部件复检修不便等。后来,这些车中的一部分经检修后改了型,另一部分被逐步淘汰。国产的新型敞车则大量地投入了运用。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先后设计了载重30吨的C1型敞车和载重为40吨的C6型敞车,投入运用后均发现强度不足,该两种车型生产数量也不多。   为了提高敞车的载重吨位,1952年设计了载重为50吨的C50型敞车,自1953年试制并投产直到1976年,共计生产月35000辆,是当时敞车中的主型车。在长达24年的生产期间内,C50型敞车作过多次修改设计,各工厂生产的车也因各自工艺的不同而有差别。   1958年.在铁道部组织的修改设计会议上,由15个工厂的设计人员联合提出了底架为单中梁结构、衍架式侧壁承载的载重为60吨的C60型敞车设计方案。经过一系列的试验后投入了批量生产。与其他旧型车相比,该型车具有自重轻、载重大的优点,采用了独特的单中梁结构。但由于刚度不足等先天性缺陷,C60性敞车仅生产了一小批。 1959年在总结C50型敞车运用经验的基础上设计了C13型敞车。它的主要特点是缩小了心盘距,加长了牵引梁,载重提高到60吨。为了克服当时C50型敞车端部卸货困难的问题,C13型敞车在车端部增设了下侧门,同时取消了侧柱连铁,方便了大件货物在中、小站的装卸。但是C13型敞车投入运用后,发现其中梁横向弯曲变形大,牵引梁下垂甩头严重,造成修程大,原型修复出厂刃不解决根本问题。 1965年对货厂作了广泛调查,并作了结构模拟试验,在此基础上设计完成了全钢结构侧壁承载的新型敞车,该型车采用了09MN2、09MN2CU低合金钢,投入批量生产后,定型为C65型敞车。他是我国在大量生产的货车上采用低合金钢的第一个车型,具有自重轻、载重大的特点。C65型敞车运用后也暴露出一些质量问题,如燃轴、切轴事故多、端墙外涨、枕梁裂纹等。据此,1971年将C65型敞车的载重由65吨减为60吨,容积也相应减小。同年在C65型敞车的基础上缩短底架、降低车体,定型为C62,1972年起投入大批生产。20世纪70-80年代改进——大大提高装载在性能 为了提高敞车装载性能,以适应铁路运输事业的发展,1972年在C62型敞车的基础上设计了车内高为3M,侧、端墙及车门为钢木结构的C62M型敞车,1974年至1975年间小批量试制运用考验。1976年C50型敞车停止生产,大批生产C62M型敞车。当时C65、C62、C62M型敞车曾成为我国的主型敞车(至1980年,这3种车型分别生产了8500、20000、14000辆)。1980年还在C62M的基础上,设计了车体的端、侧墙及门由钢架木衬改为全钢结构的C62A型敞车,改进后的C62A,结构坚固耐用,当时很受

文档评论(0)

花开半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