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多学科视野中的科举制
刘海峰
(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福建 厦门 361005)
摘 要:科举制对中国社会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影响至为重大而复杂,它的兴衰也与中国科举时代的政治、教育、文学、社会、文化等方方面面紧密相关。因此,“科举学”可以成为研究中国历史文化的独特视角。从科举政治、科举教育、科举文学、科举社会、科举文化等多学科视野观察科举制,可以更清楚地看出科举制在传统社会的中心地位和废科举的深远影响,并进一步认识 “科举学” 研究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科举制 科举文化 考试
中图分类号:G424.74 ; K24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1864年12月,在伦敦出版、狄更斯主编的英文周刊《一年到头》上,刊载了一篇题为《中国的科举考试》的文章,该文谈到科举制的稳定性和独特性,指出科举的独一无二之处在于,“科举这个教育机器几乎是从不间断地实施其功能:它是唯一没有被动摇过基础的制度,是在权威一再崩溃和颠覆中唯一能维持全面而广泛的影响的制度,当其他帝国统治的代表一次又一次被推翻并被践踏为尘土时,它在全民族的眼中却是神圣的唯一避难所。”[]然而,科举制在1905年最终还是走到了生命的尽头。曾经在中国历史上波澜壮阔1300年的科举制,对中国社会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影响至为重大而复杂,无论是其光彩照人的正面,或是其阴暗灰蒙的背面,都反映出科举时代的政治、教育、文学、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种种光色。因此,“科举学”可以成为研究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独特视角,从科举政治、科举教育、科举文学、科举社会、科举文化等多学科视野观察科举制,可以更清楚地看出科举制在传统社会的中心地位和废科举的深远影响,并进一步认识 “科举学” 研究的重要意义。
一、科举政治
科举政治是指以考试选拔为官员主要录用方式的官僚政治。科举首先是一种文官考试制度,考试的目的是为了选拔官员。科举制的创立十分有利于官僚政治的发展。王亚南曾指出:“科举制像从外部为中国官僚社会作了支撑的大杠杆,虽然它同时又当作一种配合物成为中国整个官僚体制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从唐代以后,科举出身成为各个朝代首要的做官途径,中高层官员中大部分是进士出身。[]有的学者认为,到宋代,科举制已成为政治生活中的主要特征,科举制是“帝制时代中国最为重要的一项政治及社会制度”。[] (P14、160)
“牢笼英才,驱策志士” 是科举制的政治功用之一,即让“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政权向社会开放,使选才范围空前扩大,扩大了统治基础。能够将社会下层的能人志士网罗进政府中去,既能树立政府的开明形象,又可以消弭社会上的反抗力量。当然,唐末、北宋、明末、太平天国时都有一些落第举子的反叛行为,但总体而言,科举时代多数士人都服膺于科举制度,所谓“国家以科名奔走天下士”,[](P584)便反映了科举制的政治用意。同时,宋末、金末、元末出现众多死节进士,也说明科举所选拔的人才往往具有精忠报国的精神。史载宋太宗继位后曾说:“朕欲博求俊彦于科场之中,非敢望拔十得五,止得一二,亦可为致治之具矣。”[](P3607)科举制的目的是选拔政治人才或从政人才,就这一点来看,应该说科举制的目的是基本上达到了。
科举与中国官场的关系较为复杂。一方面,考试选官可以澄清吏治与杜绝私人,防止在官场中植党营私;另一方面,因科举结成的座师与门生、同年关系又与朋党之争有关。有的论者认为,回顾古代中国的廉政状况,不难发现,在科举制度以前的秦汉魏晋南北朝以及元朝的贵族政治时期,世家大族利用其世袭的特权,贪赃枉法,腐败之风延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中国古代最腐败的时期。而在科举制度鼎盛的宋明清时期,是科举制度全面推行的时代,也是吏治相对清明的时期。在秦汉魏晋南北朝以及元朝,监察、回避、考核制度同样存在,而且元朝的监察制度从形式上和表面来看,还远比宋朝的健全。但由于没有科举制度的配套,它的吏治实在是糟糕得透顶。[]所谓“非科举毋得与官”的规定,使官员的文化素质得到保证。19世纪末,丁韪良在谈到一些年前,会试主考官因为作弊授予两三个学位而被处死时说:“作弊的范围虽然有限,但它的威胁却是不可估量的,它将动摇人民对这唯一获得荣誉和入仕的途径以及对政府的信心。即使是皇帝也无法损害科举制而不带来风险,他可以按多数人的愿望而降低科举的要求,但他不能取消它而不引起剧烈的动荡,因为科举是人民的投票箱和权利的特许状。”[]
顾颉刚1936年在为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一书所作的序文中曾指出:隋创进士科之后,“历代踵行,时加修正,以迄于明清,防闲之法益密,取人之道益公,所举中原与边域之人才益均,既受拥护于人民,又不遭君主之干涉,独立发展,蔚为盛典,盖吾国政制中之最可称颂者也。” 明清时期科举实行区域定额取中制度也是出于地缘政治的考虑,这虽与“一切以程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韦氏学龄前及初小儿童智力测验量表完整版 .pdf VIP
- 鄂教版六年级的心理健康胜不骄败不馁(教案).doc
- GB_T 25283-2023 矿产资源综合勘查评价规范.docx
- 2024年高考-物理考试历年全考点试卷附带答案.docx VIP
- 《GBT 25283-2023矿产资源综合勘查评价规范》必威体育精装版解读.pptx
- 传统文化视域下儿童绘本的艺术语言解读.docx VIP
- 兰新高铁无线移动通信覆盖方案设计与实现-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论文.docx
- 绘本创作——以《花灯》为例.doc VIP
- 老年牙病ppt课件.ppt
- 2024年天津高考物理试题复习考点分类汇总(6个必考).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