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山钢铁集团标准成本制度管理问题研究.doc

宝山钢铁集团标准成本制度管理问题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程名称 :《成本理论与方法》 宝山钢铁集团标准成本制度管理问题研究 所在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 专业与班级: 会计班 姓名(学号): 安瑾莹 任课教师: 孙贺捷 : 2012年6月 宝山钢铁集团标准成本制度管理问题研究 摘要:成本管理是成本会计永恒不变的主题。如何提高我国钢铁企业成本管理水平,缩短我国与先进国家在成本管理方面的差距,是提高我们在成本管理上首要应做的工作。本文主要运用理论分析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对标准成本制度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进行了回顾。其次,阐述宝山钢铁集团标准成本制度管理的现状,主要包括对宝钢的公司简介、宝钢选择标准成本制度的必要性、标准成本制度在宝钢的发展阶段及其应用。再次,对宝钢的标准成本制度管理进行了评价,指出了宝钢标准成本制度管理的创新点和作用,详细论述了宝钢标准成本制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最后,对宝钢标准成本制度管理进行了创新—与作业成本法相结合,建立综合成本系统,包括标准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相结合的必要性、综合成本的设计和综合成本系统的注意事项等内容。 关键字:标准成本制度;宝钢;成本管理;钢铁企业 一、引言 钢铁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在我国的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钢铁工业是典型的资源消耗性产业,因此,如何控制生产成本,对钢铁企业来说十分必要。最近几年来,我国钢铁企业发展很快,许多企业都取得了非常不错的经济效益,但其中很大的原因是由于我国整体国民经济迅猛发展对基础工业产品的强劲需求造成的。随着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进行,市场环境已经逐渐变得非常苛刻。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钢铁企业不能十分有效地控制生产成本,优化产品结构,将会很快被市场所淘汰。因此,如何搞好成本管理,是现阶段我国钢铁企业举足轻重的一项工作,标准成本制度作为一种现代成本管理方法,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标准成本制度的产生,标志着“先干后算”的成本核算模式被“先算后干”的成本核算模式所代替,对成本的控制从事后发展到了事前。本研究有利于降低钢铁产品成本,提高宝钢成本核算水平和成本信息准确性及其经济效益和竞争能力。 二、文献回顾 (一)国外研究现状 标准成本体系起源于美国。1903年,泰罗提出产品的标准操作程序及时间定额,成为标准成本体系产生的基础[1]。但泰罗的设计方法只是为了检查人工和原材料的使用效率,并不是为了检验整个成本耗用水平,因而在内容上不完整。 1909年,泰罗理论的继承者美国效率工程师哈尔顿·爱默森(H·Emeson)将标准成本看作为“经营企业的航海罗盘”,能“反映出企业这只船每日的适当航程[2]。” 1911年,美国会计师卡特·哈里森(C·Charter·Harrison)第一次设计出一套完整的标准成本制度[3],介绍了分析成本差异的公式以及账户分类账及成本分析单。 1920年,在美国全国成本会计师协会召开的首届年会上,工程技术人员和会计人员设计了一套将实际成本和标准成本结合起来的方法,同时设置“效率差异”和“价格差异”账户,核算实际人工和实际材料与其各自标准之间的差异[4]。 1930年,哈里森写成了《标准成本》一书,阐述了关于标准成本计算的各个方面的内容[5]。他认为只有同会计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建立起真正的标准成本会计,标准成本具有刺激生产和作为衡量生产效率尺度的功能,它同时又是制定售价的基础和衡量销售效率的尺度。另外E·A·坎曼于1932年发表了题为《基本标准成本、制造业的控制会计》的文章,进一步完善了标准成本制度[5]。 之后,对标准成本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其应用领域。 1947年,西屋公司的罗伯特·费伊在匹兹堡玻璃公司成功的采用了变动标准成本制度,这使得这种计算模式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与支持[6]。 1949年,日本丰田公司的成本规划得到充实,1952年,导入了标准成本管理,全公司的成本管理体制建立[7]。 1958年,美国会计学会将“标准成本计算”列为管理会计使用的专门方法之一[8]。 20世纪70年代,国外许多大型企业尝试将标准成本与ERP系统的开发和应用相结合[9]。实践证明构建ERP标准成本体系,虽然数据量大,程序复杂,但可以大大减少繁锁的日常核算和核对工作,强化企业成本的过程控制。 近年来,国外企业逐渐兴起了一种预算控制模式─预算松控制,它是标准成本控制思想从成本领域向其他作业领域的延伸,其典型代表就是在欧洲一些大公司实施的“超越预算”模式[10]。所谓“超越预算”,确切地说应该是超越预算紧控制,在该模式中预算主要用作沟通和计划的工具,每年管理人员会照样编制、复查、修订、批准预算,每年或每季会将实际业绩与预算比较,分析和解释差异,但是预算并不被视为是对预算执行者约束和评价的标准。

文档评论(0)

管理学科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