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考核精要.doc
2010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考核精要:第一章
第一章 教育的形成和发展
第一节 教育的概念及其演变
一、教育的概念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一)广义定义和狭义定义 我国教育学者根据教育定义外延的大小,将教育定义划分为“广义定义”与“狭义定义”。广义定义指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狭义定义主要针对“学校教育”,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二)描述性定义、纲领性定义和规定性定义 描述性定义是指适当描述一定情境中被定义对象的某些关键特征或指出使用被定义概念的方法。纲领性定义是描述性定义和规定性定义的一种复合形式,既揭示出被定义对象“是”什么,又明确或隐含地表明被定义对象“应是’’什么。这三种定义方式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教育定义往往既是描述性的,又是规定性的,同时又是纲领性的。
二、教育概念的演变
(1)教育活动是人类社会独有的活动; (2)教育活动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3)学校教育是一种专门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4)教育概念的扩展--大教育观的形成。
第二节 教育的发展
根据教育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存在方式划分教育的形态,可以将教育划分为原始社会的教育、古代社会的教育和现代社会的教育。
一、原始的教育形态 (1)教育和生产劳动、社会生活具有融合性; (2)教育具有原始性; (3)教育具有同一性。
二、古代社会的学校教育形态
(一)学校的产生
第一,生产的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物质上的准备。
第二,统治阶级对人才的需求,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社会条件。
第三,文字的产生和文化的发展,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现实条件。
(二)古代学校教育的特点
第一,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活动。
第二,学校教育为统治阶级所垄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森严的等级性。
第三,学校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古典人文学科和治世之术,有明显的保守性。
第四,教学的组织形式主要是个别教学,教学方法主要是灌输与死记,同时也注重在实践中学。
第五,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
第六,出现专科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萌芽,但尚未形成自己的体系。
三、现代教育形态
(一)现代教育的特点
第一,现代教育具有鲜明的生产性。
第二,现代教育逐步走上了大众化道路。
第三,现代教育内容日益科学化。
第四,班级授课制成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第五,现代教育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教育系统。
(二)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
第一,教育终身化。 第二,教育社会化。 第三,教育生产化。 第四,教育民主化。
第五,教育国际化。 第六,教育现代化。 第十,教育多元化。
第三节 教育的基本要素
一、教育基本要素之间的静态联系,即作为“状态”的系统要素
(一)教育者 凡是在教育活动中有意识地以影响他人身心发展为目的的人,都可以称之为教育者。
(二)受教育者 受教育者指的是在各种教育活动中接受影响、从事学习的人。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也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
(三)教育中介 在三个基本要素中,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而在学习活动中,受教育者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成为真正的受教育者。
二、教育基本要素之间的动态联系,即作为“活动”的系统运行要素
(1)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 (2)教育者与教育中介的关系; (3)受教育者和教育中介的关系。
2010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考核精要:第二章
第二章 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
第一节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教育现象是教育的外部表现形式,教育问题是人们对某些具体的教育现象所进行的思索,教育规律是指教育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以及教育内部各要素之间的本质联系和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
二、普通教育学的任务 (1)教育学的理论建设;(2)教育学的实践运用。
第二节 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历史上的教育学思想
(一)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论语》一书汇集了他关于哲学、政治和教育方面的言论。
墨翟(约公元前468~公元前367)以“兼爱”和“非攻”为教,重视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注重使用技术的传习。认为“亲知”“闻知”和“说知”是获得知识理解的三种主要途径,强调依靠推理的方法来追求理性知识。
道家则根据“道法自然”的哲学,主张加归自然、“复归”人的自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