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必修三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考 纲 下 载
稳态的生理意义 Ⅱ
热 点 提 示
1.内环境成分的判定及其与细胞内液的关系
2.内环境理化性质的变化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3.以探究人体稳态调节机制为背景的实验设计;第1、2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答案: 血浆 组织液 血浆 组织液 相近 蛋白质 蛋白质 ;答案: 无机盐 蛋白质 7.35~7.45 37 ℃
物质交换
算一算:外界空气中的O2进入组织细胞被利用需穿过多少层细胞膜结构?;答案: 成分 理化性质 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 器官、系统 相对稳定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神经—体液—免疫 调节能力 破坏
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议一议:(1)长期营养不良的病人,血浆蛋白的含量降低,会出现组织水肿,为什么?
(2)肾炎病人为什么会出现全身水肿?
答案:(1)血浆的渗透压变小,吸水能力减弱,组织液中水分子回渗的速率降低。
(2)肾炎病人由于肾小球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大分子蛋白质渗出毛细血管壁,进入原尿随尿流失,致使血浆蛋白的含量降低,组织液中水分子回渗率下降,造成全身水肿。 ;1.维持血压稳态的负反馈调控过程(江苏教育版);2.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红细胞破裂的判断标准(中国地图版)
(1)完整红细胞:试管上部为澄清的NaCl溶液,下部因含红细胞而呈红色。
(2)部分红细胞破裂:试管上部的NaCl略带红色,下部含破裂红细胞呈红色。
(3)全部红细胞破裂:试管中的NaCl溶液带红色,试管底部可见红细胞碎片所形成的沉淀物。 ;1. 什么叫正反馈和负反馈?
【提示】 ①反馈信息与原输入信息起相同作用,使输出进一步增强的调节是正反馈。
②反馈信息与原输入信息起相反作用,使输出减弱的调节是负反馈。;2.放有红细胞的低渗的NaCl溶液为什么会变红?
【提示】 红细胞在低渗的NaCl溶液中会吸水胀大破裂,其所含的血红蛋白溶于NaCl溶液中,使其呈红色。;1.体液:人体内的全部液体,统称为体液,其组成如下:;2.内环境: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即内环境。其各成分的关系如图:
(1)血浆成分通过毛细血管动脉端渗入组织液,组织液成分通过毛细血管静脉端渗入血浆。
(2)组织液成分单向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淋巴经淋巴循环到达左右锁骨下静脉回到血浆。
(3)淋巴循环可以调节血浆与组织液间的平衡。;3.内环境的成分
(1)内环境中可以存在的物质
①营养成分:O2、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等。
②调节成分:激素、维生素、抗体、组织胺、神经递质等。
③代谢废物:CO2、尿素等。
(2)内环境中不应存在的物质
血红蛋白、载体蛋白、H2O2酶、细胞呼吸有关酶、复制转录翻译有关酶、转氨酶等各种胞内酶。;4.不同人体细胞所处的内环境不同;5. 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液并不全是体液,而血浆则属于体液中的细胞外液。血浆蛋白一般位于血浆内,是内环境中的成分,而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内,它不属于内环境中的成分。;特别提醒:①单细胞生物的细胞可以与外界环境直接发生物质交换,没有细胞外液组成的内环境。
②汗液、尿液、消化液、泪液等液体虽来自于内环境,但不是细胞赖以生存的细胞外液,被分泌后可以与外界直接接触,不属于内环境。;1.能正确表示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关系的是( )
解析:血浆和组织液间的交换是双向的,组织液可形成淋巴,淋巴可进入血液。
答案:D;2.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的是( )
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②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 ③葡萄糖、CO2和胰岛素 ④激素、突触小泡和氨基酸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解析:人体的内环境由细胞外液组成,凡只存在于细胞内、而不能到细胞外的物质都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如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突触小泡存在于的突触小体内,因此它们不属于内环境成分。
答案:A;一、内环境稳态与人体主要系统的功能联系
内环境作为细胞与外界环境间的媒介,与体内各系统间发生密不可分的功能联系,如图。;1.O2的进入
氧气从外界进入组织细胞需要多种器官和系统的参与。首先氧气借助呼吸系统进入肺泡,然后扩散进入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借助血液循环系统到达组织细胞处,接着从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扩散出来,经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参与物质的氧化分解。;2.营养物质的进入
各种营养物质必须经消化系统的消化、吸收才能进入循环系统,再经循环系统的运输才能到达组织细胞周围的组织液,接着被吸收进入组织细胞。;3.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