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ppt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ppt

  1. 1、本文档共7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方法论是以辩证唯物主义立场、观点为基础,吸取具体科学技术研究中的基本方法,并且对其进行概括和升华的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方法论的核心就是辩证思维。 恩格斯指出,辩证法对于今天的自然科学来说是最重要的思维形式。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的基本原则就是把辩证法贯彻到科学技术研究中,以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和否定之否定的辩证思想渗透到具体的科学技术研究中,把握具体科学技术研究的过程。 .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的理论要素就是: ①分析与综合相互映照; ②归纳与演绎相互结合; ③从抽象到具体的辩证过程; ④历史与逻辑相互统一。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 第一节 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思维方法 科学技术研究,离不开辩证思维。 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从抽象到具体、历史与逻辑的统一,这些辩证思维的形式体现和贯彻在科学家、工程师的具体科学技术研究中。 自觉地认识和提升这些辩证思维的形式,对于树立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深入研究科学技术,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 一、分析和综合 (一)分析 是在思维中把对象分解为各个部分、侧面、属性以及阶段,分别加以研究考察的方法。 (二)综合 是在思维中把对象的各个部分、侧面、属性以及阶段按照内在联系有机地统一为整体,以掌握事物的全貌、本质和规律的方法。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 (三)分析与综合 分析与综合有机结合,形成分析与综合的辩证思维,形成了认识事物部分与整体辩证关系的完整过程,是人们思考事物、对象的必要思维方法与阶段。 在科学研究中,分析与综合是相互渗透和相互转化的。 分析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深入对象内部进行认识和实践,而且是为了在思维中综合认识对象,为在实践中变革对象打下基础;综合也需要以分析为基础,没有分析的综合不是深刻的综合。分析是研究,综合是创造。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 二、归纳和演绎 (一)归纳 归纳是从个别到一般,寻求事物普遍特征的认识方法。 归纳推理不是必然性推理,其结论具有或然性。在科学实践活动中,归纳是从其情境密切相关的特定研究中得到在此情境适用的一般性结论的。把归纳的结论推广到其他情境时需要注意其适用性。 (二)演绎 演绎是从对事物概括的一般性前提推论出个别性结论的认识方法。 演绎推理的结论是必然性的,只要其前提正确,推理过程正确,其结论就必然正确。在科学研究中,演绎常常用在科学理论的建立和完善上。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 (三)归纳与演绎 归纳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方法,归纳由于不是必然推理,单纯运用归纳就会遇到“归纳问题”; 演绎是从一般到特殊的必然推理方法。但是单纯运用演绎,无法推进科学实践的新发现、新发明。 把归纳与演绎结合起来,形成了归纳与演绎相互结合的辩证思维。归纳是演绎的基础,演绎则为归纳确定合理性和方向。归纳与演绎相互渗透、相互转化。 一个归纳法导致科学发现的例子: 天文学中描述行星同太阳平均距离的经验定律即著名的提丢斯—波德定律,就是运用不完全归纳法得到的。 1766--1772年,德国数学家J.D.提丢斯和柏林天文台台长J·E·波德通过天文观测得到如下表所列的数据。他们由观测数据进行归纳概括,就得到第n个行星(对水星而言,n不取1,而是-∞)同太阳平均距离的经验公式 Rn=0.4+O.3×2n-2(天文单位) 这便是著名的提丢斯一波德定律。 就提丢斯—波德定律来说,按照这一经验定律,在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距太阳2.8天文单位处应有一颗行星存在。1801年元旦之夜,意大利西西里岛巴勒莫天文台台长G·皮阿齐果然在这个距离上发现了这颗新天体,后命名为谷神星。因为它质量很小,不能与大行星为伍,故称为小行星。 演绎对科学发现的作用: 演绎推理还是用以做出科学预见的重要手段。 演绎方法所揭示的前提中蕴涵的内容有可能涉及还没有被人们考察的领域,那就有可能发现未知。 例如,中微子的发现,就离不开演绎方法的妙用。物理学家w·E·泡利在研究原子核的β衰变时,发现衰变放射出来的电子带走的能量小于原子核亏损的能量。他根据能量守恒的原理做出演绎推论,预言了在β衰变中可能还存在一种尚未被发现的中性微小粒子,是它带走了一部分能量。后来费米把它命名为“中微子”。 1956年和1968年,人们终于间接和直接找到了中微子,确证了W·E·泡利的科学预见。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

文档评论(0)

考试资料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