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秦论导学案(教师版).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过秦论》导学案(教师版) 学习目标: 知识和能力:  1.归纳掌握“制、亡、利、固、遗、度”等词的一词多义,七个通假字、三种古汉语特殊句式,逐步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 2.理解贾谊对秦王朝速亡原因的分析和他所提倡的仁政思想。 过程和方法: 品评鉴赏本文广用排比、对偶,极力渲染夸张的特点,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了解作者借古讽今、劝谏汉文帝施仁政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进步意义。 重 点:背诵课文,理解并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句式。 难 点:结合课文词句的特点,归纳文言词法句法知识,逐步掌握文言字词句运用规律。 教 法:讲练结合 教 具:多媒体 教 时:2课时 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人。西汉著名政论家、文学家。因在政治方面多次提出改革建议,触犯权贵,被谪为长沙王太傅。四年后被召回,为文帝宠子梁怀王太傅。死时仅33岁。他的政论散文《过秦论》《陈政事疏》(也称《治安策》)《论积贮疏》等。他的为人,很为司马迁推崇,司马迁把他和不同时代的屈原相提并论,撰写了《屈原贾生列传》。 2.写作背景: 贾谊生活在西汉初期,由于此前经过秦末战争的破坏,社会经济凋敝,人口减少,所以他极力主张行仁政以“安民”,曾多次上疏,评论时政。《过秦论》就是为宣传这种主张而写的,借说秦之过劝汉文帝“安民”。“过秦”,即“言秦之过”,指出秦亡国的过失。论,是论断事理,它包括论政,论史等文字。膏陈轸遗镞鞭笞蒙恬藩篱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文王、庄襄王蒙故业,因遗策强国请服,弱国入朝。始皇振长策而御宇内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以弱天下之民。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却匈奴七百余里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 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 不问苍生问鬼神。 此诗选取了哪两个细节?说明了什么实质? 此诗选取宣室召见、夜半虚前席两个细节,揭示出贾谊似受恩遇实则不遇的实质。 2、课堂小结 四、拓展练习 将课文第三段译成现代汉语 第二课时 自学释疑、同伴互助 (一)自学释疑 1、讨论并分别说明下列各句的特征。 ①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②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③陈利兵而谁何。 ④谪戌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明确:①判断句。②被动句。③宾语前置句。④介词结构后置。 (二)探究解疑 1、第四段秦国处于什么阶段?写在位的秦国国君是谁? 灭亡:秦二世 2、第四段写了陈涉的哪些方面的情况?结果如何? 陈涉的社会地位,才能不足,兵员不多,武器简陋。 结果: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①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②当是时也,商君佐之 ③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④东割膏腴之地 ⑤收天下之兵 ⑥聚之咸阳 ⑦有宁越……之属为之谋 ⑧有田忌之伦制其兵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①③④⑤⑥/②/⑦⑧ C.①③④⑤/②⑥/⑦⑧ D.①③④⑤/②⑦/⑥⑧ 解析:①③④⑤“之”为结构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译为“的”;②⑥“之”为代词,分别指代秦孝公、天下之兵;⑦⑧为指示代词,“这一类的”) (2)下列句中的“而”的用法相同的两项是(AC ) A.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B.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C.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D.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E.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解析:A、C两项中“而”都是连词,表转折;B、E两项中“而”表修饰;D项中“而”为表结果的连词) 三、延伸迁移、总结归纳 1、拓展迁移 秦的过失主要是“仁义不施”,请从课文中找出秦“仁义不施”的语句,说说秦的过失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相关语句: (1)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2)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3)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4)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5)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 (6)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这一史实充分显示出民心向背对治

文档评论(0)

白领文档(原创)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