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节 证据能力与证明力 一、证据能力 (一)证据能力概念 一定的事实材料作为诉讼证据的法律上的资格。 (二)我国民事诉讼法有关证据能力的规则 1. 证人资格规则 不能正确表达意志的人,不能作为证人。 2.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以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者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取得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3. 证据须经过质证的规则 未经质证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4. 限期举证规则 对于当事人逾期提交的证据材料,人民法院审理时不组织质证。 5. 调解或和解中对事实的认可不得作为对其不利的证据的规则 在诉讼中,当事人为达成调解协议或者和解的目的作出妥协所涉及的对案件事实的认可,不得在其后的诉讼中作为对其不利的证据。? 6. 证据能力受限制的规则 当事人对自己的主张,只有本人陈述而不能提出其他相关证据的,其主张不予支持。但对方当事人认可的除外。? 《证据规定》第六十九条 下列证据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一)未成年人所作的与其年龄和智力状况不相当的证言;? (二)与一方当事人或者其代理人有利害关系的证人出具的证言;? (三)存有疑点的视听资料;? (四)无法与原件、原物核对的复印件、复制品;? (五)无正当理由未出庭作证的证人证言。? 二、证明力 (一)证明力概述 证据对于案件事实的证明作用的大小 证明力与证据能力 (二)我国民事诉讼法关于证据证明力的规定 法定证据制度与自由心证证据制度 1. 涉及证明力有无的规则 2. 涉及证明力大小的规则 3. 涉及证明力优先顺序的规则 《证据规定》第七十七条 人民法院就数个证据对同一事实的证明力,可以依照下列原则认定:? (一)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依职权制作的公文书证的证明力一般大于其他书证;? (二)物证、档案、鉴定结论、勘验笔录或者经过公证、登记的书证,其证明力一般大于其他书证、视听资料和证人证言;? (三)原始证据的证明力一般大于传来证据;? (四)直接证据的证明力一般大于间接证据;? (五)证人提供的对与其有亲属或者其他密切关系的当事人有利的证言,其证明力一般小于其他证人证言。? 《证据规定》第六十四条 审判人员应当依照法定程序,全面、客观地审核证据,依据法律的规定,遵循法官职业道德,运用逻辑推理和日常生活经验,对证据有无证明力和证明力大小独立进行判断,并公开判断的理由和结果。? 案例 原告苏明诉称:1999年底,我借给本村村民苏和方现金3000元。2002年春,苏和方到我家还钱时,我不在,苏和方又把钱借给了郭小利。2003年1月5日,苏和方还了1000元,并抽回借据,余下部分,由被告郭小利给我出具了借据。2005年11月2日,被告以清账为由,骗我拿出借据,趁我不备将借据抢走,请求法院依法判令被告偿还欠款2000元及利息。 被告郭小利辩称:我已于2005年11月2日偿还了原告的借款,并已抽回了借据,我不能再给原告钱了。 苏和方的证词:既未看到郭小利还钱,也未看到郭小利抢借条。 第三节 证据的分类 一、本证和反证 本证是指由负有举证责任的诉讼当事人提出的用于证明他所主张的事实的证据。 反证是由不负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提出的用于证明对方当事人所主张的“事实”不存在或不真实的证据。 原告甲向法院提起要求被告乙返还借款一千元的诉讼。甲提出证人丙可证明借款的事实 ,乙承认有从甲处取过一千元,但辩称不是借款,而是赠予,并出示甲写的将一千元作为赠款帮助其完成学业的书信为证。 本案中本证有: 反证有: 《证据规定》 第七十二条 一方当事人提出的证据,另一方当事人认可或者提出的相反证据不足以反驳的,人民法院可以确认其证明力。? 一方当事人提出的证据,另一方当事人有异议并提出反驳证据,对方当事人对反驳证据认可的,可以确认反驳证据的证明力。? 第七十三条 双方当事人对同一事实分别举出相反的证据,但都没有足够的依据否定对方证据的,人民法院应当结合案件情况,判断一方提供证据的证明力是否明显大于另一方提供证据的证明力,并对证明力较大的证据予以确认。? 因证据的证明力无法判断导致争议事实难以认定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据举证责任分配的规则作出裁判。? 二、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 依来源不同区分 原始证据是指来源于原始出处的证据,即证据本身直接来源于案件的事实。 “第一手资料” 派生证据是指从原始证据衍生出来的证据。 来源于对原始证据的转述、转抄、复印的证据。 “第二手资料” 区分原始证据与派生证据的意义 三、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 划分标准:证据与待证事实之间的关系 直接证据是指能够单独证明待证事实 是否存在的证据 间接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