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V P NV P N 规规 划划 设设 计计
李高丰
前进中的华迪公司前进中的华迪公司
四川华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四川华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学习完本课程,您应该能够掌握:
掌握VPN 网络设计的基本规划原则
掌握L2TP二层VPN 网络的设计原则和方法
掌握IPSEC安全VPN 网络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掌握GRE三层VPN 网络的基本设计原则
引入引入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企业纷纷利用Internet技术建立自
己的内部网(intranet) ,同时根据商务发展的要求需要与供
货商销售商等等整合资源,建设Extranet 。Intranet 和
Extranet网络在物理上的分布化,这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安
全问题。连接远程网络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使用专线,但问
题很多,最主要的如费用昂贵、维护困难、接入点选择不
灵活以及多节点连接困难等。Intranet既然可以采用Internet
的技术,那为什么不能利用Internet上已有的设施来传输私
有网络的信息呢?基于这种思想,VPN技术出现了。
课程内容课程内容
VPN 网络设计原则
L2TP VPN 网络设计
IPSEC VPN 网络设计
GRE VPN网络设计
VPNVPN设计原则-安全性原则设计原则-安全性原则
隧道与加密
数据验证
用户识别与设备验证
入侵检测入侵检测,网络接入控制网络接入控制
隧道与加密隧道与加密
L2TP 隧道协议最适合移动用户的
VPN接入
GRE隧道协议最适合站点到站点的 总部网络中心 应用和业务服务器
VPN接入,支持动态路由协议 AAA服务器
IPSEC提供数据加密和数据完整性
secpoint
出差员工出差员工
分支机构
合作伙伴
数据验证数据验证
IPSEC
IPSSECC协议提供特定的通信双方之间在协议提供特定的通信双方之间在IP层通过加层通过加
密与数据源验证,以保证数据包在Internet网上传输
时的私有性时的私有性、完整性和真实性完整性和真实性。用在用在VPNVPN上上IPSECIPSEC
协议族与其他隧道协议相配合完成VPN数据报文的
加密和验证。
用户识别与设备验证用户识别与设备验证
SecurID
认证服务器
数字证书 用户识别
设备验证
SSecKKey
VPN可使合法用户访问他们所需的企业资源,同时还要禁止未
授权用户的非法访问授权用户的非法访问。这这一点对于点对于AccessAccess VPNVPN和和ExtranetExtranet
VPN具有尤为重要的意义。建立VPN连接的设备之间进行验证
可以确保可以确保VPNVPN隧道的安全可靠隧道的安全可靠。
入侵检测,网络接入控制入侵检测,网络接入控制
网络网络入侵检测系统需要同侵检测系统需要同VPN 设备进行设备进行配合合,通过通过
分析源自或送至VPN 设备的信息流,避免通过VPN
连接使内部网络受到攻击。
一般来讲一般来讲VPNVPN接入的用户可以访问内部网络中大部接入的用户可以访问内部网络中大部
分资源,可以考虑对VPN接入用户进行分级和控制,
确保内部网络的运行安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3年11月深圳市福田区公开选用机关事业单位辅助人员和社区专职工作者笔试历年(2016-2023年)真题荟萃带答案解析.pdf VIP
- 2024秋(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单词表 汇总表.pdf
- 2022年通信工程师中级传输与接入(无线)真题及答案.pdf
- 第二章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教学设计(全章).docx
- 国家开放大学《电子商务概论》1-9章 形考任务阶段测验1、2答案(无错版本)82295 .pdf VIP
- 江苏省普通高校“专转本”选拔考试管理专业大类专业综合操作技能考试大纲.docx
- 银行开展减费让利宣传活动的总结范文(30篇).docx VIP
- 美育——美即生活-期末复习-题库-试卷.docx
- 预定动作时间标准法(PTS).doc VIP
- 中国饮食文化(教案) (中职教育).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