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支架连接板连续模设计.doc

【毕业设计】支架连接板连续模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支架连接板连续模设计 前 言 本设计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对支架连接板进行冲压工艺分析与计算,另一部分是对支架连接板进行模具设计。 首先,对零件进行分析与计算,其中包括工艺分析与设计方案的确定,设计排样方式,计算冲裁力与选择冲压设备。其次,对支架链接板进行模具设计。主要是直接与冲压相关的部件的设计以及标准件的选用。此次设计是将我所学专业知识进行运用的一次机会,当然,由于我没有设计经验,不仅要多向老师和同学请教,还要借助模具设计手册、计算机绘图软件,并参阅大量优秀文献。一来可以帮助我圆满完成此次设计任务,二来可以培养我的设计能力和文件检索能力。 通过本次毕业设计,要达到以下目的: 综合运用机械专业所学的理论与生产实际知识,进行一次冷冲压模具设计的实际训练,提高自己的设计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进一步了解模具设计到模具制造的整个工艺流程。 提高自己进行模具设计到基本技能,能熟练运用AutoCAD、Solidworks等计算机绘图软件以及查阅各种设计相关的资料与手册,熟悉设计标准与规范等。 第一章 概 论 1.1选题的背影及目的模具工业是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重要基础产业之一。,在国民经济各工业部门中,几乎都有冲压加工或冲压产品的生产。如飞机、 拖拉机、电机、电器、仪表、铁道、电信、化工以及轻工日用新产品中均占有相当的比重。并具有如下特点: 1)、 生产率高、操作简单、容易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特别适合于成批大量生产; 2)、 冲压零件表面光洁,尺寸精度稳定,互换性好,成本低廉; 3)、 在材料消耗不多的情况下,可以获得强度高,刚度大,而重量小的零件; 4)、 可得到其他加工方法难以加工或无法加工的复杂形状零件。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模具已成为当代工业生产的重要手段,冲压生产和模具工业得到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另外一个方面,很好的撑握模具的设计方法,将在以后的工作中对我有很大的帮助,所以我选择模具设计作为我的毕业题目。本设计是。1.3国内外的研究动态计算机技术与模具技术完美结合,模具计算机机辅助技术(、辅助工程()是世纪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到年代已进入了实用化。 2)、简易制模工艺的研究,为了及时的更新产品的花色品种,降低成本和适应小批量产品生产的要求,开展了简易制模工艺。 模具标准化,目前发达国家模具标准化程度达到模具加工工作量的%以上,并且有完美的标准化体系列,包括零件标准和模架标准,国际化组织已制定了国际模具系列标准,标准件品种多,规格全,质量高,而且均已商品化1.5本设计采用的方法 在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查阅相关资料。在学校读书馆有大量 书籍关于模具设计,并且电子阅览室的中文全国书刊也有许多优秀的论文作为参考。 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我熟习AutoCAD、solidworks对我的作图非常有帮助。 基于实例设计。根据产品功能及市场信息,从实例库中选 出与设计要求最接近的实例,作为参考,并仔细构思出新观念。 向老师和同学请教。副教授汤老师对模具经验丰富, 所以向他请教了许多,还有向我最好的同学请教了不少。 分割设计方法。即一种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的,分为数个模块单个分析,然后综合起来的有效方法。状态 热? 处? 理? 状? 态 HB σs σb δ ψ (MPa) (%) 1 原始状态 152 490 540 17 60 2 加热到680~700℃保温3小时随炉冷却 130 320 430 32 ? 3 加热到740~760℃保温3小时随炉冷却 133 300 430 34 68 4 加热到1050℃保温1小时,随炉 95 210 400 36 66 5 加热到870~890℃,保温1小时空冷;然后加热到600~700℃保温4小时,炉冷 95 240 390 42 71 (1)方案一(级进模导正销定距) 级进模是多工序模的一种,对于支架连接板这种既需落料,又要冲孔的平面零件,采用该冲裁模结构可以减少设备和工人的数量和各道工序间半成品的运输。模具结构上很难实现在一个工位完成所有工序。采用级进模。将冲孔、落料工序分两副模具完成,第一副模具完成冲孔,第二副模具完成落料工序。因为冲裁件是在几个不同位置上逐步形成的,为保证孔与外行的相对位置精度,严格控制送料步距,可以采用导正销定距。 (2)方案二(倒装复合模) 复合模是多工序模的一种,不存在冲压时的定位误差问题,将落料凹模装在上模上,称为倒装复合模。倒装复合模的废料能直接从压力机台面落下,而冲裁件从上模推下,比较容易引出去,因此操作方便。 (3)方案三(正装复合模) 正装复合模方案完成工序和倒装复合模完成的工序一样。凸凹模在上模。弹性卸料板卸料。对于较软、较薄的冲裁件能达到平整要求,冲裁件的精度也较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