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脏腑辨证3.ppt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章 防治原则与治法 未病先防 疾病的发生与正邪的斗争有关密切关系。 因此未病先防也应从正邪两方面入手。 1、增强正气,提高抗病能力 2、防止邪气侵害 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更能勿犯王法.禽兽.灾伤.房室勿令乏竭,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不遗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如其腠理。 既病防变 早期诊治   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藏。治五藏者,半死半生也。 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王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 治 则 它是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精神指导下制定的,对临床治疗立法、处方、用药,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一、治病求本 是在治病求本的原则指导下,针对病证有无假象而制定的治疗原则。 《素问·至真要大论》“逆者正治,从者反治”。 正治 是逆其证候性质而治的一种常用治疗法则,又称逆治。 适用于疾病的征象与本质相一致的病证。 反治 是顺从疾病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方法,又称从治。 适用于疾病的征象与本质不完全一致的病证。 (二)标本缓急 二、调整阴阳 损其有余 补其不足 三、扶正与祛邪 扶正  所谓扶正,即是扶助正气,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抗邪能力。扶正多用补虚方法。 祛邪  所谓祛邪,即是祛除病邪,使邪去正安。祛邪多用泻实之法。 扶正祛邪的具体运用 1、以扶正为主   适用于以正气虚为主要矛盾,而邪气也不盛的虚性病证。 2、以祛邪为主   适用于以邪实为主要矛盾,而正气未衰的实性病证。 3、扶正与祛邪兼用    适用于正虚邪实病证。 4、先祛邪后扶正    适用于邪盛正虚,正气尚能耐攻者。 5、先扶正后祛邪    适用于正虚邪实,以正虚为主者。 四、病治异同 同病异治 异病同治 五、三因制宜 因时制宜 因地制宜 因人制宜 治 法 治疗大法-基本治法 汗、吐、下、和、温、清、消、补 具体治法 发汗解表、消食导滞、补气健脾 清热利湿、温阳利水、疏肝解郁 汗 法 定义: 运用发汗的方药以开腠理,调营卫,逐邪外出。 吐 法 定义: 运用涌吐的方药通过呕吐使有毒物质外出。 适应证: 食积、食物中毒、服毒 注意事项: 易伤正气,中病即止。 下 法 和 法 定义: 运用和解的方药祛除半表半里之邪,或和解脏腑之间的失调。 温 法 清 法 补 法 消 法 分类: 消食导滞 适应证:食积证 消坚化瘀 适应证:血瘀证 消痰化饮 适应证:痰饮证 消水散肿 适应证:水肿证 分类: 1.辛温解表 适应证:风寒表证 2.辛凉解表 适应证:风热表证 注意事项: 不宜太过,津亏者慎。 分类 寒下: 适应证:里实热证 温下: 适应证:里实寒证 润下: 适应证:阴虚津亏证 注意事项: 易损正气,中病即止。 定义: 运用泻下的方药攻逐体内结滞和积水。 分类: 和解表里 适应证:少阳证 调和肝脾 适应证:肝脾不调证 疏肝和胃 适应证:肝胃不和证 调和肠胃 适应证:肠胃失调证 分类: 温中散寒 适应证:脾胃虚寒 回阳救逆 适应证:阳气欲绝 温阳利水 适应证:肾虚水泛 温经散寒 适应证:寒凝血脉 定义: 运用温热的方药祛除寒邪,补益阳气。 分类: 清热泻火 适应证:实热证 清热解毒 适应证:热毒证 清热凉血 适应证:热入营血 清热燥湿 适应证:湿热证 定义: 运用寒凉的方药以清除热邪。 分类: 补气 适应证:气虚证 补血 适应证:血虚证 补阴 适应证:阴虚证 补阳 适应证:阳虚证 定义: 运用补益气血阴阳的药物以治疗脏腑气血阴阳的虚损。 定义: 运用消导、行气、化痰、化瘀、利水的方药使积滞的实邪逐步消散。 * * * * * * 一、心肺气虚证 辨证分析要点 (1)具有心气虚,心动失常见症——心悸气短,活动后加重。 (2)具有肺气虚,宣降失职见症——咳喘少气无力,动则尤甚,胸闷,吐痰清稀。 (3)具有气虚,机能活动衰减见症。 辨证要点 心悸气短,咳喘无力及气虚表现。 第六节 脏腑兼证辨证 二、心脾两虚证 辨证分析要点 (1)具有心血虚,心神失养见症——心悸怔仲,失眠多梦,头晕健忘。 (2)具有脾气虚,运化失职,统血失权见症——食欲不振,腹胀便溏,倦怠乏力,面色萎黄,或皮下出血,女子月经量少色淡,淋漓不

文档评论(0)

考试教学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