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煤矿的井田概况和地质特征采矿工程本科论文.doc

木兰煤矿的井田概况和地质特征采矿工程本科论文.doc

  1. 1、本文档共1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摘 要:本设计通过详细介绍贵州省毕节地区纳雍县木兰煤矿的井田概况和地质特征,经过一系列的方案论证比较,选择了适合本矿井的开拓方式、采煤方法和各生产系统。井田内地质构造比较简单,主要为纵贯井田东西的天仓向斜,属于高瓦斯矿井,无煤尘爆炸危险;本井田主要有三层可采煤层,按埋藏深度从浅到深分别为M28号煤层、M31号煤层和M32号煤层,平均厚度分别为1.6m、1.7m、1.8m,煤层倾角4o~7o,平均5o,属于近水平煤层。经过技术经济比较,煤矿设计生产能力为21万t/a,服务年限为15年,对第一水平选择了斜井开拓方案,首采区的采煤方法采用走向长壁采煤法,普采回采工艺。 矿井一水平采用两翼对角式通风系统。 总之,通过技术经济等多方面的比较得出本设计的开拓方案、采煤方法等均能满足矿井的开采需求。 关键词:斜井开拓;条带式;单一走向长壁采煤法;普采采煤;两翼对角式通风 目 录 TOC \o 1-2 \h \z \u HYPERLINK \l _To第一章 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 PAGEREF _To\h 1 HYPERLINK \l _To第一节 井田概况 PAGEREF _To\h 1 HYPERLINK \l _To第二节 地质特征 PAGEREF _To\h 3 HYPERLINK \l _To第二章 井田境界及储量 PAGEREF _To\h 17 HYPERLINK \l _To第一节 井田境界 PAGEREF _To\h 17 HYPERLINK \l _To第二节 埋藏储量 PAGEREF _To\h 18 HYPERLINK \l _To第三节 各种煤柱的尺寸和计算方法 PAGEREF _To\h 21 HYPERLINK \l _To第三章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PAGEREF _To\h 23 HYPERLINK \l _To第一节 工作制度 PAGEREF _To\h 23 HYPERLINK \l _To第二节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PAGEREF _To\h 23 HYPERLINK \l _To第四章 井田开拓 PAGEREF _To\h 27 HYPERLINK \l _To第一节 井田地质、老窑及水文对开采的影响 PAGEREF _To\h 27 HYPERLINK \l _To第二节 矿井开拓方式的确定 PAGEREF _To\h 28 HYPERLINK \l _To第五章 矿井基本巷道 PAGEREF _To\h 44 HYPERLINK \l _To第一节 井筒 PAGEREF _To\h 44 HYPERLINK \l _To第二节 井底车场 PAGEREF _To\h 52 HYPERLINK \l _To第三节 主要开拓巷道 PAGEREF _To\h 56 HYPERLINK \l _To第六章 采煤方法和采区巷道布置 PAGEREF _To\h 60 HYPERLINK \l _To第一节 煤层地质特性 PAGEREF _To\h 60 HYPERLINK \l _To第二节 采煤方法和采区巷道布置 PAGEREF _To\h 62 HYPERLINK \l _To第三节 带区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 PAGEREF _To\h 69 HYPERLINK \l _To第四节 带区车场设计 PAGEREF _To\h 73 HYPERLINK \l _To第五节 建井工期与采掘计划 PAGEREF _To\h 76 HYPERL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好老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