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主体工程
1.模板工程
1.1基础模板缺陷
1.现象
(1)条形基础模板长度方向上口不直,宽度不一。
(2)杯形基础中心线位置不准,芯模在浇筑混凝土时上浮或侧向偏移,芯模难拆除。
(3)上阶侧模下口陷入混凝土内,拆模后产生“烂脖子”、
(4)侧向胀模、松动、脱落。
2.原因分析
(1)条形基础模板拼接处的上口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模板上口未设定位支撑,支撑围檩刚度不足,在混凝土侧压力下向外位移 (俗称胀模)。
(2)杯形基础中心线弹线不规方,芯模的拼装或外表面处理不当,芯模底板不透气,芯模四周混凝土浇捣不同步,造成芯模上浮或侧移。拆模时间超过混凝土终凝时间,造成芯模难拆除,
(3)上阶侧模未撑牢,下口未设置钢筋支架或混凝土垫块,脚手板直接搁置在模板上,造成上阶侧模下口陷入混凝土内,拆模后上台阶根部产生“烂脖子”。
3.防治措施
(1)条形基础支模时,应通长拉线并挂线找准,以保证模板上口垂直。上口应定位,以控制条形基础上口宽度;
(2)杯形基础支模前,应复查地基垫层标高及中心线位置,按图弹出基础四面边线并进行复核,用水平仪测定标高,依线支设模板。木芯模要刨光直拼,芯模侧板应包底板;底板应钻孔以便排气,芯模外壳应涂刷脱模剂,上口要临时遮盖。采用组合钢模板时,应按照杯口底尺寸选用,在四边模中间通过楔板用M12螺栓连接、柠紧,组合成杯口模板。内侧设一道水平支撑以增加刚度,防止浇筑混凝土时芯模位移。采用芯模无底板施工时,杯口底面标高应比设计标高低20~50mm,拆模后立即将浇捣时翻上的混凝土找平至柱底标高。
(3)上阶侧模应支承在预先设置的钢筋支架或预制混凝土垫块上,并支撑牢靠,使侧模高度保持一致,不允许将脚手板直接搁置在模板上。从侧模下口溢出来的混凝土应及时铲平至侧模下口,防止侧模下口被混凝土卡牢,拆模时造成混凝土的缺陷。
(4)侧模中部应设置斜撑,下部应用台楞固定。支承在土坑边上的支撑应垫木板,扩大接触面。浇筑混凝土前须复查模板和支撑,浇筑混凝土时,应沿模板四周均衡浇捣。混凝土呈塑性状态时,忌用操作工具在模板外侧拍打,以免影响混凝上外观质量。
1.2柱模板缺陷
1.现象
(1)模板位移。
(2)倾斜、扭曲。
(3)胀模、鼓肚、漏浆。
2.原因分析
(1)群柱支模不跟线、不规方。
(2)组合钢模板重复使用前未经修整,两侧模板组装松紧不一。
(3)模板刚度不够,拼缝不严,拉结、固定不牢。柱箍不紧固,或提前拆模。
3.防治措施
(1)支模前应先校正钢筋位置,弹线时对成排柱子的位置应找中、规方。支模时应先立两端柱模,经校直、复核后,拉通柱顶基准线,依线按序立各个柱模。在柱模底部应设定位盘和垫木,以保证柱底位置准确。柱距较小时,柱间采用剪刀撑和水平撑;大柱距则应单独设置四面斜撑,以保证各柱模位置准确。
(2)柱模应妥善堆放,使用前应检查、修整,分段支模连接应紧固,以防止柱模竖向倾斜、扭曲。
(3)柱箍间距应根据柱子断面的大小及高度设置,木楞胶合板模应采用定型枋木加强阳角部位(图3-1);组合钢模板在配板时,端头的接缝应错开布置,以增加柱模的整体刚度。角部的每个连接孔都应用U型卡卡牢,两侧的对拉螺栓应紧靠模板,如有缝隙应用木楔塞紧,以免扣件滑移,使拼缝处产生拉力,造成漏浆。
图3-1阳角部位使用定型枋木
1.3墙模板缺陷
1.现象
(1)模板倾斜、胀模。
(2)模板底部和阴角部位不易拆除,墙根外侧挂浆,内侧“烂根”。
2.原因分析
(1)墙模板的横竖背肋间距过大,对拉螺栓规格过小或未收紧,套管破碎。
(2)模板顶部未设或少设置拉杆(卡具),底部无导墙或导墙块,桁架支撑设置不合理。
(3)找平砂浆或混凝土导墙不平整,使之与模板间的缝隙过大。
(4)阴角部位模板拼缝不严,造成渗浆使角模嵌入混凝土内。
(5)未按顺序拆模或拆模时间太迟而影响拆模。
3.防治措施
(1)墙模板应按配板图组装,横竖背肋间距应按模板设计布置,对拉螺栓规格一般为φ12~φ16。浇筑混凝土前应检查对拉螺栓是否收紧,采用不易被挤压振碎的套管,墙模顶部应设置上拉杆,以保证墙体厚度一致。木模或胶合板模的背肋宜设置在板面拼缝处。
(2)采取导墙支模时,按墙厚先浇筑150~200mm高的导墙作为墙模板底部的内支撑,导墙混凝土两侧应平整;采取预制导墙块作内支撑时,找平砂浆应平整。
(3)阴角模板的角不应呈锐角,应按拆模时间和顺序拆模。
1.4楼梯模板缺陷
1.现象
(1)楼梯底部不平整,楼梯梁板歪斜,轴线位移。
(2)侧向模板松动、胀模。
2.原因分析
(1)楼梯底板模平整度偏差过大,支撑不牢靠,操作人员在模板上走动。
(2)侧向模板接头处刚度不一致,拼缝不严密。
3.防治措施
(1)楼梯底板模拼装要平整,支撑应牢靠。
(2)侧向拼缝应严密,钢木混合模板的配板刚度应一致,细长比过大的支撑应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南京旅游策划案例分析报告.pptx
- 新人教pep三年级上册Unit2 Different families Letters and sounds 课件.pptx
- 2023《汉语言文学开题报告: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意蕴》2800字.docx VIP
- 23J909 工程做法(建筑图集).docx VIP
- 2023版反假考试复习题库-中(多选题部分).pdf VIP
- 初中数学人教版和北师大版目录.docx VIP
- 工作、消费、新穷人(英)齐格蒙特·鲍曼.pdf
- 运动竞赛学教案_精品.doc
- 钻探地质编录方法及要求要点详解.ppt
- SHT3225-2024 石油化工安全仪表系统安全完整性等级设计规范(报批稿).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