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沈阳化工大学
本科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题 目: 年产200万平方米渗花砖陶瓷工厂设计
院 系: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_
专 业: 无机非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
一、文献综述
建筑陶瓷概述
1.1.1 建筑陶瓷的种类性能及应用
建筑陶瓷[1]是指用于建筑饰面或作为建筑构件的陶瓷制品。建筑陶瓷可分为陶瓷墙地砖、饰面瓦(西式瓦)、建筑琉璃制品和各种陶管。
陶瓷墙地砖
指由粘土和其他无机原料生产的板状陶瓷制品,用于覆盖墙面或地面。通常是在室温下通过挤、压或其他成型方法成型,然后干燥,再在满足性能要求的温度下烧成。墙地砖分类:
按材质分类
瓷质砖:平均吸水率不大于0.5%,含有一定的玻璃相,透光性较好,断面细腻呈贝壳状。
半瓷质砖:吸水率0.5%~10%,晶相含量比瓷质砖高,玻璃相含量比瓷质砖低,断面呈石状,透光性差,但强度高,热稳定性好,耐腐蚀性较好。
陶质砖:吸水率大于10%,一般小于20%,坯体烧结程度低,玻璃相含量少,断面粗糙,不透光,机械强度较低。
按成型方法分类
挤压:砖坯在可塑状态下于挤压机中成型为泥柱,随后再按预定的砖坯尺寸进行切割而制得的制品。
干压法:将混合好的砖坯粉料在模器中于高压下压制成型所得到的制品。
湿压法:将可塑状态下的泥片放在模器内给予一定的压力,压制成型所得的制品。
辊压法:将可塑状态下的泥料经练泥机制成泥段,泥段在对辊机内压制成所需厚度的泥片,将泥片切割成所需尺寸而制得的制品。
按用途分类
内墙砖:用于内墙装饰的精陶制品,外观质量、尺寸精度都比较高。
外墙砖:吸水率一般小于10%,寒冷地区要求吸水率更小的用于外墙装饰的砖。
地砖:用于地面铺贴的砖。
饰面瓦指以粘土为主要原料,经混练、成型、烧成而制得的陶瓷瓦,用于装饰建筑物的屋面或作为建筑物构件。饰面瓦分类:
按制造方法分类
釉瓦;熏瓦;无釉瓦。
按形状分类
和式饰面瓦:基本形为波形瓦,还有檐瓦、筒瓦、背瓦、盖瓦等异形瓦。
S形饰面瓦:基本形为波形瓦,还有半圆瓦、筒瓦、7寸盖瓦等异形瓦。
建筑琉璃制品
只用于建筑构件及艺术装饰(有强光泽)的色釉陶器。
按用途可分为三类:瓦类(板瓦、滴水瓦、筒瓦、沟头);脊类;饰件类(吻、博古、兽)。
陶管
指用来排输污水、废水、雨水、灌溉用水、碱性废水及其他腐蚀性介质所用的承插式陶质管及配件。
按形状可分为两类;直管和弯管。弯管有30°、45°、60°、90°;90°三通管;Y型三通管;异径管等。
1.1.2 建筑陶瓷行业发展现状
规模的发展变化
1921年发展至1949年,全国陶瓷墙地砖年产量为2310㎡速度十分缓慢。[1]
新中国成立后到20世纪70年代末的30年时间里,建筑陶瓷进入了持续发展的阶段。在20世纪50年代的10年里,建筑陶瓷砖产量迅速增加,生产工艺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发展至1960年,全国陶瓷墙地砖年产量达到了211万㎡。从1961年到1978年是我国建筑陶瓷工业曲折前进的18年,因“文化大革命”的影响,这期间没有什么大的发展。1978年,全国建筑陶瓷企业只有38家。
进入20世纪80年代,建筑陶瓷工业得到迅猛发展。1980年全国陶瓷墙地砖年产量达到了1216万㎡。1983年,佛山耐酸陶瓷厂从意大利引进中国第一条全自动陶瓷墙地砖生产线。据统计,1991~2003年的10多年时间里,中国的建筑陶瓷产量从2.72亿㎡猛增至32.5亿㎡,平均年增长率为22.9%。2001年建筑陶瓷砖产量超过21亿㎡,约占世界总产量的2/5。2003年,产量达到32.5亿㎡。[2]
品种的发展变化
远在商代,我国劳动人民就开始用陶管做建筑物的地下排水道,西周初期已能烧制板瓦、筒瓦。战国初期,开始制作精美的铺地砖、栏杆砖和凹槽砖,还出现了陶井圈。秦代大量营造宫殿,使建筑用砖的生产技术进一步向前发展,无论是制品的品种、质量以及烧制技术都比战国时期前进了一大步。汉代的画像砖,题材广泛,装饰独特。用于建筑装饰的琉璃瓦始于北魏,盛于明清。
1921年我国第一批赴美学习硅酸盐工艺的技术人员回国后,创办了全国第一家生产外墙砖的工程——浙江嘉善地区的泰山砖瓦股份有限公司。1926年二分厂试制成功泰山牌毛面砖(无釉外墙砖)。1939年由民族资本家吴百亨创办了全国第一家生产釉面砖的工厂是温州的西山窑业厂。
新中国成立后到20世纪70年代末的30年时间里,建筑陶瓷进入了持续发展的阶段。进入20世纪80年代,建筑陶瓷工业得到迅猛发展,打破了只生产日用陶瓷的局面,转产或部分转产建筑卫生陶瓷。[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