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赏赐制度研赵萍.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中文摘要 春秋战国赏赐制度研究 赏赐是春秋战国时期重要的政治活动,学界对此鲜有深入的研究。本文以春 秋战国时期周王室、齐国、晋国、楚国、秦国、其他小国为研究对象,并探讨春 秋战国时期的赏赐思想。全文共分七章: 第一章春秋时期周王室的赏赐。春秋时期周王室的赏赐内容以土地为主,也 包括兵器、车马、衣服;赏赐对象以诸侯国君为主,表现出明显的重同姓轻异姓 的特点;天子的赏赐一方面是奖励军功,另一方面则是渴望这些霸主国永久的保 护。大规模的土地赏赐导致王畿缩小、王室贫困,诸侯日益坐大,进入恶性循环。 第二章春秋时期晋国的赏赐。晋国的赏赐规模可谓登峰造极,以土地为主要 内容、以有功贵族为主要对象的赏赐,使得这些军功贵族的经济和政治实力迅猛 增长,终于成为晋国公室政治的离心力量,导致三家分晋的悲惨结局。同时,晋 国也很重视对于普通贵族、庶人以及其他诸侯国的赏赐,不同程度地取得了良好 的效果。 第三章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赏赐。春秋时期,齐国的赏赐内容是十分丰厚的, 包括大量的土地、食物、衣服、车马、建材等等,并且获得的土地可以世袭;齐 国赏赐范围之宽泛可当诸国之首,包括功臣、庶人、女性等等,在赏赐时,羁旅 之臣具有优先权,特别是齐桓公时期,对外赏赐涉及各个诸侯国,景公时甚至对 无功者滥赏。进入战国时期,齐国沿袭了赏赐范围广泛的特点,当各国将军功赏 赐置于榜首时,齐国却异乎寻常地忽略军功赏赐,甚至没有建立明确的军功赏赐 制度,取而代之,对文人学者的赏赐最为丰厚,这在其他诸侯国实属罕事。 第四章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赏赐。春秋时期,楚国对于赏赐的控制最为严格, 赏赐内容微薄,赏赐对象严格控制为同姓贵族,并且,非有大功不能获得赏赐, 正因如此,楚国公室始终把握着楚国的经济命脉。战国时期,与军功爵制相比, 楚国最有特色的是封君制,楚国封君制实行最早,封君数量最多,封地领域最大, 并且封君可世袭,终于导致封君积累实力、占山为王、左右朝政,随时可以代立 I 为王。 第五章战国时期秦国的赏赐。秦国真正具备了大规模的赏赐、形成成熟的赏 赐制度是进入战国时期,特别是秦孝公任用商鞅实施变法后。首先,秦国制订了 严格的军功爵制,极大地激发了将士的作战热情;其次,秦国实行了以军功大臣 为主、以宗室贵族为辅、也包括了宠臣及游说之士的大规模的封君;最后,在秦 国,往往赐物以奖励功劳,抑或普遍施惠以稳定君权。 第六章春秋战国时期其它诸侯国的赏赐。郑国在春秋初年就建立了比较成熟 的赏赐制度;鲁国在赏赐活动中表现出明显尊礼守礼的特征;作为殷人后裔的宋 国对于赏赐的重视与殷商时期一脉相承;卫国的赏赐内容丰富而且颇有寓意。战 国时期,赵国对军功、事功、宗亲的赏赐绝不亚于秦、楚等大国;燕国于七雄中 最为贫弱,然而赏赐内容较为丰厚,赏贤不赏亲,封君不可世袭,相比于齐、楚 等国的宗亲封君是较为进步的。 第七章春秋战国时期的赏赐思想。《孙子兵法》提出依法行赏与法外行赏的 灵活转换、依据

文档评论(0)

godadd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