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目 录
1 总 则 1
1.1 环评任务由来 1
1.2 编制依据 2
1.3 评价标准 3
1.4 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及等级 4
1.5 环境保护目标 5
2 工程概况 7
2.1 流域规划概况 7
2.2 工程所在位置 10
2.3 工程任务和规模 10
2.4 工程等别和标准 11
2.5 工程内容 12
2.6 工程量和工程投资 27
3 工程分析 28
3.1 工程施工 28
3.2 工程占地和拆迁安置 36
3.3 工程环境影响分析 38
3.4 环境影响因子识别 39
4 环境现状评价 41
4.1 环境概况 41
4.2 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42
4.3 水土流失现状评价 46
4.4 地表水环境现状评价 47
4.5 土壤和底泥环境现状 51
4.6 声环境和空气质量现状 52
4.7 污染源分析 53
5 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55
5.1 水文情势变化影响分析 55
5.2 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 58
5.3 水土流失影响评价 67
5.4 对地下水的影响 69
5.5 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分析 72
6 环境保护措施 74
6.1 水环境保护措施 74
6.2 水土保持 75
6.3 噪声影响控制与补偿 78
6.4 固体废弃物处置 79
6.5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79
6.6 人群健康保护 80
7 环境监测与管理 81
7.1 施工期环境监测 81
7.2 环境管理 83
8 公众参与 88
8.1 公众参与方式 88
8.2 调查意见统计分析 89
8.3 公众参与调查结论 91
9 环保投资估算和环境损益分析 93
9.1 环境保护投资估算 93
9.2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95
10 评价结论与建议 100
10.1 评价结论 100
10.2 建议 102
1 总 则
1.1 环评任务由来
分淮入沂工程是淮河下游防洪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洪泽湖洪水出路之一,亦是淮河与沂沭泗流域相互调度、综合利用的一项多功能工程。2003年大水后,江苏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于2003年8月编制了《江苏省加快治淮防洪建设实施方案》,同年11月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编制了《加快治淮工程建设规划(2003~2007年)》,水利部以水规计〔2003〕580号对该规划进行批复。规划针对淮河流域2003年洪水中暴露出的下游洪水出路不畅的突出问题,从2003年起实施淮河流域堤防达标及河道治理(含分淮入沂工程),审查意见中要求抓紧搞好规划确定的各项治淮工程前期工作江苏院据此编制了《分淮入沂整治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国家《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条理》(国务院1998第253号令)的有关规定,在该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为此,江苏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委托淮河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水利部的有关规定,编制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评价分淮入沂整治工程施工期和运行期对项目所在地区环境的影响,论证工程建设的环境可行性,为工程方案的论证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尽可能对工程建设带来的不利影响提出减免措施,使其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并为本工程的环境管理提供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2002年10月28日公布,2003年9月1日起施行国务院令第284号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水利水电工程HJ/T88-2003;
⑵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国家环境保护总局,HJ/T2.2-1993;
⑶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国家环境保护总局,HJ/T2.3-1993;
⑷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国家环境保护总局,HJ/T2.4-1995;
⑸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非污染生态评价》,国家环境保护总局,HJ/T19-1997;
⑹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水利部,SL204-98;
⑺ 《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国家环境保护总局,1986;
⑻ 《水环境监测规范》,水利部,SL219-98。
1.2.3 有关技术文件
⑴ 《江苏省加快治淮防洪建设实施方案》江苏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加快治淮工程建设规划(2003~2007年)》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分淮入沂整治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江苏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GB 3838-2002)
⑵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93)
⑶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
⑷ 《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GB 4284-84)
⑸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6)
⑹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
⑺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 12523-9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