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NY_T 1198-2006 梨贮运技术规范.doc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梨贮运技术规范 Guide to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of pears 2006-12-06 发布 2007-02-01 实施 前 言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均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负责起草,山东省龙口市复发中记冷藏有限公司、山东省蓬莱市园艺场参加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希生、乔东、王文辉、邓勇、李志强、王志华、王之佐、徐培湖。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贮运对梨果实的质量要求、采收成熟度、采收要求、冷藏条件、气调贮藏、库房管理、检测方法、贮运注意事项及运输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下列梨果的贮运: 白梨系统(P.bretschneideri Rehd.)的砀山酥、鸭梨、雪花、苹果梨、锦丰、库尔勒香梨、茌梨、秋白、黄县长把、栖霞大香水、冬果、金花、早酥等; 秋子梨系统(P.ussuriensis Maxim.)的南果、京白、安梨、晚香、花盖等; 砂梨系统(P.pyrifolia Nakai.)的黄花、苍溪雪梨、金秋、爱 西洋梨系统(P.communis L.)的巴梨、安久梨、康佛伦斯、宝斯克、考密斯、盘克汉。 其他未列入品种可参考相近的品种使用。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必威体育精装版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必威体育精装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8559苹果冷藏技术 GB/T 9829水果和蔬菜冷库中的物理条件——定义和测量 GB/T 9830水果和蔬菜冷藏后的催熟 GB/T 10650 鲜梨 NY/T 423绿色食品鲜梨 NY/T 440梨外观等级标准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采收时果肉脆硬,后熟后变软,表现出其应有风味的梨。 风机1 h通过的空气容积与空库容积之比。短期贮藏和运输对品种不作要求,但用于中长期冷藏和气调贮藏的梨,应选择具有良好贮藏性能的中晚熟品种。确定适期采收成熟度的依据: ——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用折光仪测定; ——果皮底色采用标准比色卡来判断; ——果肉硬度用果实硬度计测定; ——果实发育期从盛花至成熟时的天数; ——果柄基部离层形成,果实容易采摘; ——果肉淀粉含量用0.5%~1%碘一碘化钾溶液处理果实横截面,根据截面染成蓝色面积的大 小来判断; ——种子颜色。 除上述方法和指标外,还可以根据果实发育有效积温、乙烯释放量、呼吸强度变化等情况来判断。用于贮藏的梨果实尤其是软肉梨,应于果实乙烯和呼吸高峰来临之前采收。 上述方法 短期贮藏或采后即上市的果实可适当晚采。中长期贮藏和长途运输的果实采摘不宜过晚。选择晴天气温凉爽时采收。用于贮藏的梨必须手采,采收的同时,应进行预分级,剔出不适宜贮藏的果实,特别是过熟果、病虫伤烂果及畸形果等。果实采收、运输和人贮过程中应小心装卸,尽可能减少碰压等机械伤。用于贮藏的梨,采前一周梨园应停止灌水,不得在入贮的果实应达到NY/T 440的“特等”或“一等”要求,果面新鲜光洁、饱满,果肉无异味,果实呈本品种固有色泽。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和总酸度参考NY/T 423或客户的要求。卫生指标应满足NY/T 423的规定。具有以下情况的果实,耐贮性较差,不宜进行长期冷藏或气调贮藏: ——个头过大; ——幼树的果实; ——施肥比例不当尤其是施氮肥过多的树的果实; ——采前灌水过多或雨季采收的果实; ——过熟果或未熟果; ——采后长时间在常温下存放的果实 梨入贮前应对库房进行彻底清扫、灭鼠、消毒,具体做法参照GB/T 8559执行。对库房保温性能、制冷系统进行检查和调试,气调库还应检查库房气密性、气调系统等。梨入库前2~3天将库温降至适宜温度。果实采摘后尽快入贮,库满后应尽快将库温降至该品种适宜贮温。一般情况下,多数软肉梨及中早熟砂梨品种采后要在1 d-2 d内入库,白梨系统及其他晚熟品种可采后3 d以内入库,库满后,要求在48小时内将库温降至适宜贮温。人库速度根据冷库制冷能力或库20%库容量。短期冷藏的部分秋子梨品种的果实(南果梨、安梨、花盖梨等),采后常温下后熟2 d~5 d。 果实贮运过程中应小心装卸。贮藏包装应保证空气流通。包装件堆码密度为250 kg/m3左右;如用大箱,贮藏密度可提高10%--20%,但有效容积贮量应小于300 kg/m3。货垛堆码要

文档评论(0)

fdfdso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00020006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