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水县“心理门诊”体系项目计划书.doc

  1.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概 述 1.1项目业主、名称及地点 项目业主:黑水县卫生局 项目名称: 项目地点:黑水县 1.2编制依据及范围 1.2.1编制依据 国发[2008]31号1.2.2编制范围 本报告在调查、研究、收集资料及数据的基础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规范等,就,阐述项目背景,论证其必要性,分析研究建设条件,确定建设内容和规模,提出工程建设方案,研究确定合理的建设进度和组织管理措施,进行投资估算分析,供建设单位及有关部门决策参考。 1.3可行性研究概况 1.3.1建设内容 。1.3.2项目建设与管理 黑水县卫生局为本项目的建设单位。1.3.3建设周期 根据工期定额和类似工程的实际情况,本项目建设期确定为个月(2010.——2011.3)。前期工作;2010.9——2010.11,土建、装修等工作。 2010.9——2011.3,设施设备仪器采购、人员培训。 1.3.4项目投资 投资万元。1.3.5项目结论 通过对各项相关因素的分析、比较、论证,再结合黑水县现有及将来经济、社会、文化、历史、交通、人文等方面的综合影响,我们认为,项目是根据黑水县社会经济、灾后恢复建设、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要求提出来的。 经过本次可研论证,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技术上是可行的,经济上是合理的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2.1项目建设背景黑水县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中部,为国家级贫困县,全县辖17个乡镇,藏族人口占95%以上。在这次地震灾害中,该县受灾严重,有15个乡镇是县里的重灾区,人口87520人(含暂住人口和民工),受灾人口占全县人口的81%。 长期以来,县委、县政府对卫生事业十分重视,同时也得到了政府各级部门对卫生事业的大力支持,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全县五大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初步完善。 一是以疾控中心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主干架、以村卫生站为基础的三级疾病预防控制网络体系基本形成。 二是以县人民医院为中心,以中心卫生院、乡镇卫生院为枢纽,以村卫生站为前哨的医疗救治体系基本健全。 三是是疫情信息网络体系初步健全,全县各医疗卫生单位实现了疫情网络直报。 四是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已经完善,县卫生监督执法所运行几年,取得的卫生监督效果显著。 2.1.2. 黑水县地震后医疗卫生服务的基本状况 2008年黑水县遭受特大地震灾害,受到全世界的极大关注,受到党和政府的极大关怀,受到全国人民的极大支持。纷纷派出各种规模的医疗队,奔赴灾区送医送药,迅速地替代了当地陷于瘫痪的医疗机构。在这样的态势下,黑水县在地震后一段时间,实行的都是免费医疗。 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黑水县的医疗服务机构,不但迅速地恢复了地震前的水平,而且在各地的支援下,还极大地提升了黑水县的医疗服务水平。 由于地震给人内心造成的恐惧,为社会和谐与安宁,地震灾害期间就开始的“震后心理门诊”,在地震以后相当长时间都必须进行。这也是本项目必须长期进行的一项工作。 “震后心理门诊”的主要方式是以县属人民医院为中心,延伸到镇、乡这第二级,分别建立“震后心理门诊”门诊、心理咨询科室等。在全县一共有19个医疗卫生机构,将设立相应的门诊,对灾民进行检测与救治。并由县、乡、镇的这些医疗机构,以举办各类不同培训班的方式,对受害者进行心灵上的安慰、心理上的慰问。使灾民们在地震中的精神伤害达到最低,逐渐回复到正常状态。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1.地震后灾难心理产生的必然性 地震灾害社会调查资料表明,震后人们心理反应最为明显的是悲伤、恐惧、忧愁和庆幸生存。其他心理反应按强烈程度依次是心慌意乱、愤恨、痛不欲生等。这种灾难心理是灾民在灾难中的亲身体验,是灾后的一种普遍内心感受。是在灾害条件下产生的一种心理现象。就地震灾害而言,地震对人的心理伤害是通过摧毁人的生存条件来实现的。 人的生存条件是指包括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房屋建筑等)及社会环境(社会组织、人群关系)等人类正常生活所依靠的物质与精神条件。生存条件是人们正常生活的必需手段,也是人类正常心理活动所需的外部条件和基础。强烈地震的突然袭击,瞬间使人们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与精神条件丧失,致使维系幸存者心理平衡的外部条件和感情基础遭到破坏,从而形成对正常心理活动的严重冲击和强烈干扰,人的精神状态急剧恶化,人的情感剧烈振荡,一系列消极情绪与负面情感反应随之出现。 2.2.2震后灾难心理的基本特征 根据对许多地震的社会调查发现,震后灾民的心理特征有以下一些特点和规律: 1)地震灾区灾民的灾难心理影响具有明显的普遍性和共发性特点,共同的灾难经历和惨痛的现实环境极易产生灾难心理的共鸣,恶劣心境会互相“传染”导致整个灾区的情绪低落抑郁。 2)灾难心理具有长期效应,如灾民恐惧心理长期难以消除,积极的生活态度难以确立等。

文档评论(0)

zantpent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