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下漫笔》-鲁迅.ppt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灯 下 漫 笔 鲁迅 学习要求 文学知识: 了解作家鲁迅;识记这是一篇杂文。最初发表在《莽原》周刊上,后收录于杂文集《坟》中。 课文阅读分析: 分别概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中心论点; 说明本文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 弄清文中所说的三种时代的内涵; 理解本文从自身感受起笔,然后以大量的日常生活事件、历史事实和文献典籍为论据,多方进行论证,最后推出结论的论述特点; 识别文中所用的反语、暗示和讽刺手法,分别说明其含义和表达效果。 鲁迅简介 ? 鲁迅(1881-1936),本名周樟寿,字豫山,后改名 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现代文学的伟大开拓者,奠基人。1918年,鲁迅开始用 “鲁迅”的笔名, 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他的第一 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此后他陆续写也好多篇反映 中国社会现实小说,分别收入《呐喊》,《彷徨》 两部 小说集中,他的杂文收在《热风》,《华盖集》,《华 盖子集续编》,《坟》,《而已集》等集子。 鲁迅一生,写下小说,杂文,散文,学术著作近 四百万字,翻译五百多万了,整理古籍近六十万字,给 后人留下了极其宝贵而丰富的文化遗产。 背景/题解 ?? 《灯下漫笔》最初分两次发表于1925年5月8日,22日《莽原》周刊上,后收入论文集《坟》中,是鲁迅二十年代杂文中的名篇。 ??? 鲁迅写作本文时,北京正处在北洋军阀的统治之下,环境险恶,中国仍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19年发生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沉重得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为了对抗新的资产阶级革命潮流。维护中外反动派的统治,一批封建买办文人,竭力鼓吹“尊孔读经”,向“五四”崛起的新文化,新思潮反扑。同时,在新文化阵营内部也出现了分化。以胡适用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文人提倡“好政府”主义和“整理故国”运动。要求青年“少说点空话,多读点好书”。掀起一股复古主义的逆流,以此对抗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新文化运动的深入。针对这种情况,鲁迅写了一些文章进行反击,《灯下漫笔》即为其中的一篇。 重难点词语解释 ?? ?降格以求:降低标准来寻求办法。 皇恩浩荡:皇帝的恩德广大无边。 厘定:整理制定。   发祥:最初产生、发生。 先儒:先前的文人。 自诩:自己说好。 兵燹:战火。 主题 在本文中,作者猛烈地抨击了几千年来的中国封建社会和所谓的中国“精神文明”,有力地批判了赞颂这种精神文明的中外反动派和形形色色的御用文人。体现了作者深刻的历史洞察力和强烈的批判精神。 结构层次(一) 本文分两个部分,彼此相对立而又相互联系,对立统一的。 第一部分: 从民族心理的角度,对中国历史进行深刻的反省和剖析。 第一层(1-4):从亲身经历谈起,掘出自己吃了亏还满心欢喜的心理,自然由个人联想到民族群体,推出正题: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之后还万分欢喜。 第二层(5-11):揭示出“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值,最多不过是奴隶的事实,并在历史概括的基础上描绘了中国人的奴隶心态,继而将中国历史归结为“想做奴隶而不得”与“暂时坐稳了奴隶”这两种时代的循环。 第三层(12-14): 从历史联系到现实,指出还有人神往于“暂时做稳了 奴隶的时代”但也有人要另开新路“创造这中国历史上来 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 第一部分彻底揭露了复古主义者忘图使中国人民永远做奴隶的反动本质。(提出了反封建的任务) 第二部分: 从民族文化的角度,对当时中国现状作了震聋发聩的揭露,指出“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所谓中国者,其实不过是安排这人肉的筵宴的厨房。” 第一层(1-3): 从外国人对中国固有文明的感受和评价谈起,指出“古圣先贤既给予我们保古守旧的格言,但同时也排好了用子女玉帛所做的奉献于征服者的大宴”,这种传统文化的自欺欺人处在于,将此“大宴”美其名曰“和亲”与“同化”。 第二层(4-5): 阐明“中国固有精神文明的核心是封建等级制度,它在现实中依然存在,本质上与历史毫无区别。 第三层(6-9): 揭露中国固有文明与中国旧社会的实质,号召青年担负起“扫荡这些食人者,掀掉这筵席,毁坏这厨房”的历史使命。 第二部分着重揭露了帝国主义歌颂中国固有文明只不过要“享用中国用子女玉帛所做的筵席”的侵略本质。 写作特色(一) 一、“论文”与“杂感”之间的长篇议论性随笔,纵意而谈,直抒胸臆。 ??? 文章采用叙议结合,文笔自由灵动而贯连紧密的表达方式:在论述上采用先从自身感受起笔,然后以大量日常生活事件、历史事实和文献典籍为论据,多方进行论证,对中国历史作出深刻的剖析,最后推导出文

文档评论(0)

gys66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