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陕西省乡村机耕道通用技术规范(修改稿).doc

陕西省乡村机耕道通用技术规范(修改稿).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陕西省乡村机耕道通用技术规范(修改稿)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乡村机耕道的道路、路基、路面、桥梁、涵洞等的通用技术建设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和改建乡村机耕道。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必威体育精装版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必威体育精装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JTG? B01-2003??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 D20-2006??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 JTG? D30-2004??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JTG? D40-2011??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JTG? D50-2006??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JTG? D60-2004??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JTG? D61-2005 ?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 JTG? D62-2004??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TG? D63-2007??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JTG? F10-2006??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JTG? F30-2003??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J? 037.1-2000??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滑模施工技术规程 JTG? F40-2004??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J 034-2000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JTG/T? F50-2011??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3.1 乡村机耕道 乡以下可通行机动车辆和农业机械的农村道路,包括乡村道路、村组道路和田间道路。 3.2 乡村道路 与国家公路或县乡(镇)公路连接,通达村或连接全村的道路,以通达村委会所在地或村小学为通达标准。 3.3 村组道路 与乡村道路和其它公路连接,通达村民小组或群众较为集中的居住地以及连接相邻村民小组的道路。 3.4 田间道路 通往田间地块主要用于农业机械化生产作业及农产品运输的道路。 3.5 硬化路面 使用水泥或沥青等混合材料铺筑的路面。 3.6 泥石路面 使用干压碎石、泥结碎(砾)石、矿渣、炉渣土、砾石土和砂砾土等和各种当地材料加固土铺筑的路面。 3.7简易路面 砂土、粘土掺入石灰、水泥等胶结材料改善压实后可直接通行不需铺筑其他材料的路面。 4 建设标准 4.1 道路 4.1.1 道路设计行车速度不大于20km/h。 4.1.2 行车道宽度为2.5m ~3.5m,路基宽度为3.5m~4.5m,路肩宽度应为0.5m;对于山区受地形条件影响较大时,可适当减小土路肩宽度,但不应小于0.25m。 4.1.3 每隔200m~300m距离应设置错车道,错车道处的路基宽度不小于6.5m,有效长度不小于20m,相邻两错车道之间应尽可能通视。 4.1.4 道路在平面和纵面上由直线和曲线组成。在设计布置平曲线及竖曲线时,应做到平面顺适、纵坡均衡、横面合理。平纵面线形均应与地形、地物及周围环境相协调。 4.1.5 平曲线半径一般不小于30m,极限值不应小于15m,特殊困难地段不应小于10m。当平曲线半径小于150m时,应设置的超高和加宽,并符合表1之要求。 表1 平曲线半径(m) 150~105 105~70 70~55 55~40 40~30 30~20 20~15 15~10 超高值(%) 2 3 4 5 6 7 8 8 加宽值(m) 0.4 0.5 0.6 0.7 0.9 1.1 1.25 2.5 4.1.6回头曲线最小半径15m,特殊地段不小于8m,超高横坡度为6%,最大纵坡为4.5%。两回头曲线之间的直线距离不小于100m。。 4.1.7 道路设计最大纵坡不得大于10%,合成纵坡不得大于9%,海拨2000m以上或积雪冰冻地区最大纵坡不应大于8%。在山岭地形工程特别困难地段,最大纵坡不应大于10%。 4.1.8 任何连续3000m路段的平均纵坡不宜大于5.5%;当连续纵坡大于5%时,应在不大于表2的规定长度处设置缓和坡段,缓和坡段长不应小于60m,纵坡不应大于4%。 表2 纵坡坡度(%) 5~6 6~7 7~8 8~9 9~10 10~11 坡长限制(m) 800 500 300 200 150 100 4.1.9 竖曲线半径不应小于200m,特殊地段不应小于100m,竖曲线最小长度为20m。 4.1.10 路拱横坡根据路面类型和当地自然条件,泥石路面、简易路面一般采用3%的横坡;硬化路面参照JTG D20-2006《公路路线设计规范》执行,路拱应采用双向路拱横坡,由路中央向两侧倾斜。路拱横坡应根据路面类型和当地自然条件确定,但不应小于1.5%。土路肩的横坡位于直线路段或曲线路段内侧,且车道或硬路肩的横坡值大于或等于3%时,土路肩的横坡应与车道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天马行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