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心理研究(郑雪教授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ppt

幸福心理研究(郑雪教授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ppt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幸福心理研究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 郑雪教授 关于幸福心理的问题 人生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什么是幸福? 你幸福吗?幸福水平可以测量吗? 为什么有的人幸福,有的人不幸福? 如何才能获得幸福? 2002年若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关于“财富的极大化与幸福的极大化”的看法 报告内容 幸福心理研究的产生与发展 关于幸福心理的理论探索 幸福心理的研究方法与我们的研究 儒家幸福观 儒家提倡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人生,向内修身养性,形成仁、义、礼、智良好的道德品质。向外要齐家、治国、平天下,求取功名,行中庸之道,不走极端,处理好人际关系等,这样的人生才是幸福的人生。 道家的幸福观 道家主张清静无为,顺其自然,崇尚返归自然,逃避尘世,过原始质朴和自由自在的田园生活。 佛家幸福观 苦、集、灭、道四圣谛 人生本无幸福可言,有的只是生老病死各种各样的痛苦,而这些痛苦的根本来源在于“爱”与“痴”,即人的贪求欲望,对佛理、佛性的无知,要摆脱痛苦的“生死轮回”,达到幸福的彼岸即“涅槃”,只有灭除贪爱欲望,修行念佛。由此可见,佛教基本教义与其说是一种关于人生幸福根源和如何获得幸福的理论与方法,不如说是一种说明人生痛苦根源和如何摆脱痛苦的理论与方法。 西方感性主义的幸福观 强调幸福的主要源泉是感性而不是理性,认为人的幸福就在于人的感性生活,在于感性欲望的满足与快乐,而这些满足与快乐本身就是道德的。代表人物古代有德谟克利特、伊壁鸠鲁、卢克莱修等人,而近代有霍布斯、爱尔维修、边沁等等。感性主义的幸福观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是只停留于肯定此时此地肉体的快乐,把人的自然欲望的满足、肉体的快乐看作是最高的善。一种是在肯定感性幸福的同时,强调精神幸福的价值高于自然欲望满足的价值,强调长远的快乐,为了长远的幸福有时可以放弃暂时的快乐。 肉体享乐主义 惜勒尼学派的阿里斯提卜从自然主义的感觉论出发,认为肉体的快乐比精神的快乐更迫切、更强烈,所以肉体的快乐优于精神的快乐。他强调现实的、眼前的、感性肉体的快乐才是真实的快乐。所以,他提倡要“及时行乐”、“有花堪折直须折”,“吃吧,喝吧,快活吧,因为你将来要死的”。阿里斯提卜这种强调及时享受肉体快乐的幸福观比较粗俗,把快乐主义变为庸俗的纵欲享乐主义。 爱尔维修“利己与利人”的幸福观。 认为人一方面是具有感性的肉体的人,因而趋乐避苦、自爱自保是人的本性之一;另一方面人又是社会的人,每个人追求自己的幸福不能离开别人,别人是自己存在和幸福的最重要的条件,因此,爱他人是人本性中不可缺少的东西。人即自爱,也爱人。他说过公共幸福是由所有个人幸福组成的,社会利益是个人利益的总和,因此,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并不矛盾,而应该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如果一个人为了自己的幸福,而损害了他人或大家的幸福,这不是真正的幸福,这种利己不利人最终会给个人带来灾难与痛苦。 功利主义的幸福观 英国的边沁把感性主义的幸福观发展为功利主义的幸福观,以人的感性欲求作为幸福与道德的基础,强调“苦与乐”是人的主宰,是人们追求功利的基本原则。人的功利与幸福是可以评价的,只要了解一个人的痛苦与快乐两者的程度,就可以计算出他的幸福有多大。边沁提出了计算和评价人幸福的7种量度。 (1)强度,即感受苦与乐的强度大小。 (2)持续性,即感受苦与乐的时间长短。 (3)确实程度,即感受到的苦与乐是否确实及确实的程度。 (4)远近程度,即感受到苦与乐是在过去将来,还是在现在。 (5)继生性,即感受苦与乐之后随之产生同类感受的机会有多大。 (6)纯粹性,即苦或乐的感受是否引起相反的感受。 (7)范围,受苦乐影响的人数有多少。 边沁认为,根据这七条标准,人们可以计算出最持久、最确实、最切近、最广泛、最纯粹和最合算的快乐,从而去追求这种最高的快乐、最大的幸福。功利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最大幸福的原则。 西方理性主义的幸福观 理性主义是西方思想史上的一大传统,古代以苏格拉底、柏拉图、斯葛特学派等为代表,而近代以笛卡儿、康德、黑格尔等人为代表。理性主义强调理性作用,贬低感性与情感的作用,主张抑制欲望,而追求道德的完善或精神上的幸福。他们认为人生目的和幸福在于按理性命令行事,而感官的享受和快乐只会玷污理性,荒废人生。理性主义的幸福观有两种:一种是以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和谐说,一种是以犬儒学派和斯多葛学派为代表的禁欲主义。 禁欲主义 犬儒学派把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的观点推向禁欲主义的极端。他们认为,美德就是关于如何控制自己、抑制自己欲望的知识。能够自制就是善,就是有德的人,不能自制,不能抑制目己欲望的便是恶,就是无德的人。犬儒学派主张通过抛弃一切物质享受和感官快乐,来接近至善,也就是用克制欲望来求得善,成为道德上的完人。 柏拉图的幸福公式 幸福=

文档评论(0)

docindo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