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四川历史上农业土地资源利用与水土流失
提要:本文探讨了历史上四川(含重庆)农业对土地资源的利用情况、水土流失情形及农地垦殖与水土流失的关系,认为水土流失与耕作方式有关,水土流失程度与农地垦殖面积、垦殖指数之间存在函数变量关系。
关键词:四川 传统农业 畲田 斜坡挂地 水土流失
在地处长江上游的四川(含重庆)地区,传统农业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农业规模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技术改进跟不上人口增长速度,人们为满足迅速增长的生活需求,乱伐森林,滥耕土地,造成天然植被破坏、水土流失进展、资源动植物减少、地区性小气候改变等影响到人类生产生活的后果。这里着重讨论传统农业与水土流失的关系。
一、传统农业的几种土地资源利用形式比较
(一)平原河川农业
这类地区很早就实现了水田化,大多由天然池泽、泻卤之地及部分原始森林改造而成,渠堰自然灌溉较为发达,普遍实行深耕、施肥、中耕等精细耕作,土壤肥力能得到补偿,基本上没有水土流失。四川盆地西部是这类农业的典型地区。
(二)山田与梯田农业
这类农地多由盆地中、东部低山丘陵的山林垦辟或旱地改造而成,唐宋时代多系待雨而溉的雷鸣田。雷鸣田利用率不高,耕作较粗,土质较瘦,排水形式多是逐级下流,即南宋人范成大见到的高田水入下田鸣[1] ,通常是高田愈薄而下田愈厚,但整个看来,由于避免了大规模直接冲刷,水土流失也不是很严重。清代普及梯田之后,缩短了层级距离,有利于进一步增蓄水量,减少冲刷,加以人们用各种方式保水保土保肥(如糊田坎、泡冬田、施肥、深耕、田塍植树等),实行精耕细作,更把水土流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三)梯土农业
这在旱地农业中算是比较先进的耕作方式了,主要出现于清代盆地中部丘陵地区,后亦向东部平行岭谷区发展。其特点是把斜坡挂地改成水平或接近水平状,便于播种、浇灌、施肥、中耕、收获,这种地的土壤因多系紫红色砂页岩风化而成,含砾高、土层薄、养分贫乏,易渗水,又不便深耕,难以修筑土埂,建成水田,较易为流水侵蚀。
(四)斜坡挂地农业
实际上也就是从古代的畲田(轮耕地)演变而来。畲田是三年一易,但到清代有的地方山林尽辟之后,已找不到或懒于开垦新地实行轮休,只好连年种下去,进行掠夺式耕作,既不能精耕细作,又不能保土保肥,一般在四、五年后,就显出石骨,成为濯濯童山,这是最坏的一种耕作方式,多出现在盆东平行岭谷区、盆周山区、川西南及川西地区。清人严如熤及德国人李希霍芬等都已注意到这个问题。李希霍芬同治年间(公元1862~1874年)在四川考察时发现,川东长江沿岸盛行一时的鸦片种植,很少利用人工梯土,而是在斜坡挂地上顺势种植,他认为其原因盖出于节省人力的考虑[2] 。民国年间农业专家董时进入川考察,由三峡溯江而上,沿岸所见,有倾斜不下70~80°之山地,概经开垦,石岩之上,凡有一勺泥沙,亦无虚置,他的评价是:惟此等山坡山崖,生产力既低,工作复困难,只适于造林放牧之用,在人口稀少生计较易之国土,决无人将其开辟。换言之,此种劣等耕地之普遍,实人口拥挤、生活艰窘、劳力时间无可利用之表征。[3] 这里虽然指出了斜坡挂地本身的低劣性、普遍性,但没有提到斜坡挂地对水土流失的影响,是不够全面的。至于斜坡挂地盛行的原因,李、董二两人的观点并不矛盾。笔者曾撰文论证,在清代四川,1.9亩中等耕地是维持一个人生命和一般劳动的最低数,若是劣等耕地,自应大于此数[4] 。川东人口至清后期已渐拥挤,而限于崎岖地势,很难垦成中上等农地,实行精耕细作,故云劳力时间无可利用,另一方面,因大面积开垦劣等斜坡挂地,人平耕作面积较大,劳力又显不足。后者在盆周、川西南、川西山区更为明显。
(五)畲田农业
畲田会不会导致水土流失,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1988年笔者在云南进行少数民族传统农业考察时曾与腾冲、景洪等地农技干部、技术员及少数民族农民座谈,他们提到了傈僳、基诺、哈尼、布朗等族的刀耕火种,都一致认为这种原始粗放的耕作制度基本上不会导致水土流失,相反,倒是在汉族山地农业区出现了水土流失,这与我们考察所见相符。西双版纳州农牧局农业科刘泰仁同志透露了其中奥妙:汉族农民放火烧荒后多用牛耕地,表面上是深耕,但伤了树根,丢荒后只能长草,不能复原成次生林。回顾一下四川的情景,唐宋时代轰轰烈烈的以僚人为主体的畲田运动,持续了近500年左右,也只是到了南宋由于垦殖面积过大,才出现明显的水土流失,恐怕的确与当时田仰畲刀少用牛的原始耕作技术未损伤树根有关[5] 。而清代盆周山区以汉民为主体的山地农业,却已被较多地用上了牛耕和锄耕。如在盆地南部山区,乾隆(公元1736~1795年)、嘉庆(公元1796~1820年)时就有牛盘岭背耕春雨,樵响峰头劚乱云;卖麝猎人獒作伴,开林獠妇火为耘的牛耕畲田风光[6] 。又据严如熤《三省边防备览》卷9反映,乾、嘉时大巴山一带已流入两湖、四川、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湖南省蓝山县第一中学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一章 直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II(三)教案 (新版)湘教版.doc
- 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曾国藩实验学校2014-2015学年七年级数学9月月考试题 湘教版.doc
- 湖南省南县土地湖中学2014-2015学年七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卷 湘教版.doc
- 湖南省湘潭凤凰中学高二数学小题训练 理(4月22日).doc
- 湖南省湘潭凤凰中学高中数学 学业水平测试复习 第11讲 圆的方程学案 新人教A版必修4.doc
- 湖南省湘潭凤凰中学高中数学 学业水平测试复习 第25讲 等比数列学案 新人教A版必修4.doc
- 湖南省湘潭凤凰中学高中数学 学业水平测试复习 客观题强化训练(5月21日).doc
- 湖南省新田一中高中数学 画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强化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4.doc
- 湖南省新田一中高中数学 平面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坐标表示 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强化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4.doc
- 湖南省新田一中高中数学 平面向量应用举例强化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4.doc
- 2025述职评议整改报告(通用4).docx
- 【推荐下载】企业申请政府补贴范文-范文模板 (4).docx
- 20类--机械类毕业设计作品汇总(202503).docx
- 《吉林省中小学校校外供餐管理细则(试行)》.docx
- 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显著优势认同研究.docx
- 开展集中排查整治公款购买消费高档白酒自查自纠情况报告.docx
-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公共生活靠大家》测试卷及完整答案(名校卷).docx
-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及精品答案.docx
- 今冬明春火灾防控工作部署情况汇报.docx
- 中国产前检查和新生儿筛查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