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探究”语文教学课例开发.doc

“问题—探究”语文教学课例开发.doc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问题—探究”语文教学课例开发 [内容摘要]本课题是针对目前语文课堂上学生问题意识淡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弱的现状,分析原因,寻找突破口——“问题——探究”式教学,它是以构建“问题”为中心,以培养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目的一种全新的教学,使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语文课堂,通过师生之间与生生之间的合作探究,解决原有的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带着问题意识走出课堂,实现自主探究的目的。本课题通过一年多的实践和研究,探索出一套操作性较强的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施策略并以课例的形式解读“问题—探究”的内涵,为实施语文素质教育提供行之有效的经验。实践证明:“问题——探究”式教学使师生平等不再是一句空话,课堂效率得到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自学能力和质疑问难的水平越来越高,真正成了学习的主宰者。 [关键词] 问题意识 探究 问题——探究 一、课题的提出: (一)课堂发展的需要 2003年学校实施了“自主·探究”的案例研究,在语文课堂实践探究中,我们深深地感到学生问题意识的缺乏。尼尔·波斯特曼可谓一语中的,入木三分:“孩子们入学时像个‘问号’,而毕业时像个‘句号’。”“没有真正属于学生们自己的问题,如何实施探究呀?”这个问题一直困惑着我们。我们深入语文课堂进行了调查和思索,发现我们的课堂存在以下五个方面的不足 1.问题的拥有者是教师而不是学生。2.问题的解决者主要是教师而不是学生。“满堂灌”到提问教学是教学的一大进步,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部分教师的备课呈现出“问题式”的特点,教案中教师习惯设计许多的问题,教学流程就是通过问答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戏称为“十万个为什么”。但有一种现象不可忽视:相当一部分课堂只将问题当作组织教学的线索,主要教学内容仍由教师讲解完成,就整个思维过程看,学生仍是被动的接受者。或者有人把问题紧紧攥在手中,引导学生围着自己的思维转,看起来学生在积极思考回答,实际上被老师“牵了一回牛鼻子”,课堂的主人仍是教师。 3. 4、死”的教案支配和限制“活”的学生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有重视备课的好传统,许多老师课前精心设计教案,并按着教案上课。但是,不少老师的课堂教学只是按着预先的设计“走教案”,较少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生命状态。让“死”的教案支配和限制“活”的学生,遏止了他们在课堂上思想和生命的活力,使原本鲜活灵动充满情趣的语文课变得机械、刻板与程式化,这是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普遍存在的一种缺憾。 5、教学方法的陈旧采用讲授法进行教学时,比较习惯讲解或学习现成的结论,轻视实证和归纳的思维方式,不习惯通过自己的实践和探索,总结出新的原理和方法,这都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及问题意识的产生。 “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课堂教学已成为实现教学目标的必需。“以人为本”,而不是“拨一拨,动一动”、“逼一逼,进一步”的需要“鞭子”的“小动物”。人既是发展的第一主角,又是发展的终极目标,必须把儿童当“人”看待,而不是视其为支配和奴役的工具和对象必须把儿童当“儿童”看待,维护儿童的天性教学着眼于充分呈现人的主体价值,让从受控制和被征服的异化状态中得以解放。: 1、从被动受支配地位中解放出来。(变“我教你学”为“学生愉悦地学” )2、彻底地改变学的思维方式。(变“直线思维”为“多元化思维” )3、能在充分发挥人的自主独立性和主观能动性,并在探究中提高自身的各项素质。美国芝加哥大学心理学教授J.W.盖泽尔把“问题”分为三类,即相比之下,“发现型”和“创造型”问题更具有创造价值。这两类问题的共同特点是:1.从问题产生过程来看,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考探索的结果,是“愤”“悱”的结果,具有一定的自主性。2.从问题解决的过程看,由于具有强烈的内驱力,学生一般会孜孜以求,探究解决,表现出执著的追求性。3.从问题的本身特点看,它不是在老师统一要求下的产物,会更具有个性,是个性思维的表现。4.从问题的答案来看,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二者的区别在于,创造性问题是人们从未提出过的问题,先;而发现类问题的答案大多是已知的,发现学习的过程是一种创造情境的再创,从人类认识的角度看,未提供新见解,但从学生认知个性来说,却是独立的发现,是探索,这种探索过程中所形成的意识和思维发展下去,就是真正的创造和发现。对于目前教学来说,最具实用价值的是发现型问题。问题意识不仅体现了个体思维品质的活跃性和深刻性,也反映了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强烈的问题意识,作为思维的动力,促使人们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直至进行新的发现——创新。心理学理论中一个极其重要的观点是:科学上很多重大发明与创新,与其说是问题的解决者促成的,毋宁说是问题的寻求者促成的。1、探究:深入研究思索,寻找。 探究学习:它是一种学习

文档评论(0)

过河的卒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