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钢在热处理加热和冷却时的组织转变.doc

第二节钢在热处理加热和冷却时的组织转变.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节 钢在热处理加热和冷却时的组织转变 在热处理过程中,由于加热、保温和冷却方式的不同,可以使钢发生不同的组织转变,从而可根据实际需要获得不同的性能。 加热转变、 冷却转变(等温冷却转变、 连续冷却转变)? 一、钢在热处理加热与保温时的组织转变 ??? ——钢热处理加热的目的是获得部分或全部奥氏体,组织向奥氏体转变的过程称奥氏体化。 ? ??? 加热至Ac1P → A); ??? 加热至Ac3以上时:亚共F → A); ??? 加热至Accm以上Fe3CI → A) 1、奥氏体的形成过程 ??? 共析钢奥氏体化:热处理加热至Ac1以上时,将全部奥氏体化,过程如下图。 工程材料及成形工艺基础 ? 共析钢奥氏体化过程 亚共析钢奥氏体化:原始组织为F+P,加热至Ac1Ac3以上时,F奥氏体化,组织全部奥氏体化 过共析钢奥氏体化:原始组织为P+Fe3C,加热至Ac1Acm以上时,Fe3C奥氏体化,组织全部奥氏体化 2、奥氏体的晶粒大小 奥氏体晶粒对性能影响:奥氏体的晶粒越细小、均匀,冷却后的室温组织越细密,其强度、塑性和韧性比较高。 ?? [奥氏体的晶粒度]:晶粒度是指多晶体内晶粒的大小,可以用晶粒号、晶粒平均直径、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内晶粒的数目来表示。GB/T8493-1987将奥氏体晶粒分为8个等级,其中1~4级为粗晶粒;5~8级为细晶粒。 工程材料及成形工艺基础 5级? ?6级 奥氏体的标准晶粒度?? ×100倍 ??????? [本质细晶粒钢]:热处理时随加热温度的升高,奥氏体晶粒不易长大的钢。一般完全脱氧的镇静钢、含碳化物元素和氮化物元素的合金钢为本质细晶粒钢。 3、影响奥氏体晶粒大小的主要因素? ??? 热处理工艺参数:加热速度、加热温度越、保温时间,其中加热温度对奥氏体晶粒大小的影响最为显著。 ??? 钢的化学成分:大多数合金元素(锰和磷除外)均能不同程度地阻止奥氏体晶粒的长大,特别是与碳结合能力较强的碳化物形成元素(如铬、钼、钨、钒等)及氮化物元素(如铌、钒、钛等),会形成难熔的碳化物和氮化物颗粒,弥散分布于奥氏体晶界上,阻碍奥氏体晶粒的长大。因此,大多数合金钢、本质细晶粒钢加热时奥氏体的晶粒一般较细。 ??? 原始组织:钢的原始晶粒越细,热处理加热后的奥氏体的晶粒越细。 加热转变、 冷却转变(等温冷却转变、 连续冷却转变)? 二、钢在冷却时的组织转变 冷却方式是决定热处理组织和性能的主要因素。热处理冷却方式分为等温冷却和连续冷却。 奥氏体冷却降至A1以下时(A1以下温度存在的不稳定奥氏体称过冷奥氏体)将发生组织转变。热处理中采用不同的冷却方式,过冷奥氏体将转变为不同组织,性能具有很大的差异,如下表为45钢奥氏体化后经不同方式的冷却,其性能的差异。 ?45钢经840℃加热在不同条件冷却后的力学性能 冷却方法 /MPa 屈服点 /MPa 断后伸长率/% 断面收缩率/% 硬度/HRC 随炉冷却 530 280 32.5 49.3 15~18 空气中冷却 670~720 340 15~18 45~50 18~24 油中冷却 900 620 18~20 48 40~50 水中冷却 1100 720 7~8 12~14 52~60 1、等温冷却转变 ?[等温冷却转变]:钢经奥氏体化后,迅速冷至临界点(Ar1或Ar3)线以下,等温保持时过冷奥氏体发生的转变。 ?[等温转变曲线]:可综合反映过冷奥氏体在不同过冷度下等温温度、保持时间与转变产物所占的百分数(转变开始及转变终止)的关系曲线,称“TTT图”,T——time,T——temperature,T——transformation”,又称为“C曲线”。 工程材料及成形工艺基础 ?? 等温转变产物及性能:用等温转变图可分析钢在A1线以下不同温度进行等温转变所获的产物。根据等温温度不同,其转变产物有珠光体型和贝氏体型两种。 ? [ 高温转变]:转变温度范围为A1~550℃ ,获片状珠光体型(F+P)组织。 ? 依转变温度由高到低,转变产物分别为珠光体、索氏体、托氏体,片层间距由粗到细。其力学性能与片层间距大小有关,片层间距越小,则塑性变形抗力越大,强度和硬度越高,塑性也有所改善。 550~350℃范围内形成的贝氏体称为上贝氏体,金相组织呈羽毛状; 350~MS范围内形成的贝氏体称为下贝氏体,金相组织呈黑色针状或片状,下贝氏体组织通常具有优良的综合力学性能,即强度和韧性都较高。 工程材料及成形工艺基础 珠光体转变 贝氏体转变 转变类型 转变温度 /℃ 转变产物 符号 显微组织特征 硬度HRC 高温 转变 Ac1~650 珠光体 P 粗片状铁素体与渗碳体混合物 25 650~600 索氏体 S

文档评论(0)

天马行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