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复习:教材实验在高考考查中的体现》教学设计.docVIP

《高三复习:教材实验在高考考查中的体现》教学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三复习:教材实验在高考考查中的体现》教学设计.doc

《高三复习:教材实验在高考考查中的体现》教学设计 广东华侨中学化学科 秦绍臻 2007.4.1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理解化学的;理解;。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通过对变化规律本质的认识,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归纳、总结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及从微观到宏观,从现象到本质的科学的研究方法。[投影]:一.以“喷泉实验”为例,体现教材实验在高考中作用,请描述其实验原理、现象进行描述。 [讲述]:喷泉实验是一个富有探究意义的实验,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实验的基本原理是使烧瓶内外在短时间内产生较大的压强差,利用大气压将烧瓶下面烧杯中的液体压入烧瓶内,在尖嘴导管口形成喷泉(如图1)。 完成这类实验的要求是: ①装置气密性良好; ②所用气体能大量溶于所用液体或气体与液体快速反应。 [讨论]:请说出通常能进行喷泉实验的物质的组合。 [总结]:通常能进行喷泉实验的物质组合有以下几种: 气体(a) 液体(b) 液体(c) 实验原理 NH3 水 水 NH3溶解度为1:700 HCl 水 水 HCl溶解度为1:500 CO2 NaOH溶液 NaOH溶液 2NaOH+CO2=Na2CO3+H2O SO2 NaOH溶液 NaOH溶液 2NaOH+SO2=Na2SO3+H2O Cl2 NaOH溶液 NaOH溶液 2NaOH+Cl2=NaClO+NaCl+H2O NO2 水 水 3NO2+H2O=2HNO3+NO(但不能充满) [讲述]:喷泉实验能形象说明某些气体极易溶于水(或特定溶液)。下面我们根据喷泉实验的原理进行拓展 [投影]:1、根据实验装置和条件拓展 例:02年全国理综试题第29题给出如图2所示的装置,要求说明引发喷泉的方法。 答:通过分析产生喷泉现象的原理,不难发现。只要打开止水夹,用手(或热毛巾等)将烧瓶捂热,氨气受热膨胀,赶出玻璃管内的空气,氨气与水接触后迅速溶解,使烧瓶内压强减小。就能发生喷泉。 2、根据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拓展 例:某同学用HCl气体做喷泉实验时,喷入烧瓶内的水不能充满整个烧瓶容积(留有较大剩余空间),其原因不可能是( )。 (A)烧瓶潮湿 (B)装置气密性不好? (C)水里没有加石蕊试液 (D)烧瓶内未集满HCl 3、根据实验中发生的现象拓展 如图3所示,甲学生在烧瓶中充满O2,并在反匙燃烧匙中加入一种白色固体物质,欲做O2的喷泉实验。实验开始,用凸透镜将日光聚焦于反匙燃烧匙中的固体,燃烧匙内出现一阵火光和白烟。等一会儿,打开橡皮管上的止水夹。看到有美丽的喷泉发生。请问他在反匙燃烧匙中加入了什么物质? 答:综合分析上述实验中产生的现象,结合喷泉实验的原理,我们会很容易想到反匙燃烧匙中加入的物质是白磷。白磷与烧瓶内的O2反应生成P2O5固体,使烧瓶内压强减小。打开止水夹后烧杯中的水被压入烧瓶内形成喷泉。 4、根据实验中的生成物拓展 如图4装置,实验前a、b、c活塞均关闭。若要在右瓶中产生喷烟现象,该怎样操作?若想在该装置中产生双色喷泉现象,该怎样操作? 答:挤压胶头滴管,滴管中的水溶解右瓶中的部分NH3使瓶内压强减小。打开活塞a、b,左瓶中的HCl进入右瓶生成NH4Cl固体而产生喷烟现象。若此时打开活塞c,则烧杯内的水会压向左右两个烧瓶,在左瓶中产生红色喷泉,在右瓶中产生蓝色喷泉。 [讲述]:高考化学实验题的设计既贴近中学课本规定的内容,又不拘泥于课本,注重课本实验的改进和创新,所以挖掘课本实验尤为重要,下面再看: [投影]:二。Na与水的反应及产物的验证 例:试评价以下方案的优缺点: 方案一 方案二 方案三 方案四 方案五 [讨论、总结]: 方案一:保证了实验的安全性,对产物NaOH的检验也比较容易操作,但无法对产生的气体进行收集检验 方案二:便于对氢气的检验,但产生氢气的体积无法估算,如果钠块太大,产生气体量过多,可能会导致瓶塞弹出,实验失败。同时操作不当有可能发生爆炸 方案三:便于氢气的收集和检验,但无法观察到钠在水中的游动现象,如用铝箔包裹金属钠,铝也会与反应生成的NaOH进一步反应生成H2,而无法证明H2是Na与H2O产生的 方案四:玻璃管中预先装满水,无空气残留,保证了实验的安全性,同时便于H2的收集和检验,当然H2在水面上迅速游动现象实现得

文档评论(0)

天马行空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