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口贸易、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的实证研究.docVIP

中国出口贸易、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的实证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出口贸易、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的实证研究.doc

中国出口贸易、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中国1978—2010年数据的实证检验(上)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刘习平 摘要:鉴于我国就业形势严峻和全社会对就业问题的重视,本文旨在研究出口贸易、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影响和三者的关系。文章使用1978-2010年的数据实证分析了出口贸易、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的动态关系。结论表明:三个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经济增长是出口贸易的granger原因,但出口贸易并不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经济增长不是就业granger原因。为了说明结论的可靠性,对以上的结论进行了实例验证。鉴于此,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出口贸易,经济增长,就业 一、文献综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出口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但是,被誉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的出口贸易,究竟为我国经济增长做出了怎样的贡献?出口贸易规模的扩大是否在某种程度上为我国的就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是否对就业产生了显著的积极影响?这是当前就业问题日益严峻的情况下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从出口贸易和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影响来看,现有的文献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领域。一是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关系。二是出口贸易与就业的关系。 关于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关系,柯布和道格拉斯通过对美国经济数据统计的估计,提出了投入与产出关系的模型,即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该模型证明技术进步、资本积累和劳动力增加等因素共同作用于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增长。根据该经济增长模型,经济增长率与就业增长率的变动趋势在理论上存在着一致性。经济的较快增长会推动就业的相应增加,西方发达国家曾出现过的经济衰退伴随着失业率上升的事实反证了这一结论。此外,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还指出,就业增长率与劳动和资本的产出弹性、资本投入增长率以及技术进步率均存在负相关关系。因此,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经济增长会挤出就业,降低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阿瑟·奥肯在1962年提出了著名的“奥肯定律”来描述失业率和实际GDP之间的交替关系。其内容是,实际GDP增长相对于潜在GDP增长上升2%时,失业率下降约1%。即该定律说明了失业率与GDP增长率二者呈反向变化的关系。关于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的研究方面,中国学者对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了验证。张车伟、蔡昉(2002)以统计意义上的名义就业量为依据,较早计算了我国20世纪70年代末期至90年代的就业弹性变化规律。蔡昉认为,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GDP就业弹性一直呈现下降趋势,并且具有显著的阶段性特征,整个80年代就业弹性处于较高水平,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力较强;但到了90年代,这种拉动作用逐步减弱,就业弹性开始持续下降,出现了“一方面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另一方面就业增长率逐步下降,失业和下岗人员逐渐增多”的独特现象。李红松(2003)通过测算就业弹性来分析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的关系,得出就业弹性下降的结论。而另一些学者龚玉泉、袁志刚(2002)则认为我国的经济增长带来了就业的增长,他们从有效劳动需求的概念出发,即当工资成本等于劳动力的边际产值的劳动力需求,经济增长通过降低冗员数量,使得企业有效用工工时的增加,从而带动了就业增加。邓志旺等(2002)认为近20年我国的就业弹性保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所谓的“高增长,低就业”现象只是子虚乌有。 关于出口贸易与就业的关系方面,Annie. Kruger(1983)对15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政策和就业之间长期关系的研究,发现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扩张会增加劳动力的净输出,出口导向型贸易战略更能够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就业。Driver、Kilpatrick和Naisbitt(1986)通过研究英国和欧共体及新兴工业化国家制造业贸易增长对其就业的影响,发现英国和欧共体及新兴工业化国家的贸易增长都会减少英国的就业,但是影响的幅度很小。Messerlin(1995)研究了1977-1992年间法国对外贸易和资本流动对劳动市场的影响,表明国际贸易对法国就业的影响效应为正,但影响程度比较小。Greenaway、Hine和Wright(1999)分析了国际贸易对英国就业的影响,运用1979-1991年英国167个制造业行业进行面板数据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英国贸易增加其制造业行业的劳动需求下降,这可能是贸易增加导致竞争加剧,进而提高了劳动力生产效率的结果。俞会新、薛敬孝(2002)通过对1995-2000年间中国34个工业行业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了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工业就业的影响。研究表明,我国出口增加了对劳动力的需求,而进口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不显著,总体上贸易自由化对就业没有负面作用。罗良文(2003)考虑到贸易的静态效应和动态作用,他通过分析发现贸易深化对就业的促进作用越来越明显。周申、廖伟兵(20

文档评论(0)

天马行空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