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三节提取与分离一、提取1、黄酮苷类与极性较大的苷元.ppt

第三节提取与分离一、提取1、黄酮苷类与极性较大的苷元.ppt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节提取与分离一、提取1、黄酮苷类与极性较大的苷元.ppt

* 第三节 提取与分离 一、提取 1、黄酮苷类与极性较大的苷元(羟基黄酮,双黄酮,橙酮,查耳酮等)——丙酮,乙酸乙酯,乙醇,甲醇,甲醇-水(1:1)等提取 2、多糖苷类: 沸水提取 3、花色苷类: 0.1% 盐酸提取 4、黄酮苷元: 氯仿,乙醚,乙酸乙酯等提取 (一)溶剂萃取法 1、原理:黄酮类化合物与混入杂质极性不同 2、举例: 石油醚 —除叶绿素、胡萝卜素等脂溶性色素; 乙醇 —— 除蛋白质、多糖类等水溶性杂质。 (二)碱提取酸沉淀法 1、原理:黄酮类化合物易溶于碱性水。 2、常用碱液:碳酸钠,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等 例如:从槐花米提取芦丁过程 槐花米→加6倍量水→煮沸→以石灰乳调 pH=8-9→微沸30min→趁热过滤→残渣再 水煮一次→合并两次滤液→ 60-70℃时以 浓盐酸调节pH=4-5→静置24小时→抽滤 →水洗至中性→ 60℃干燥得粗品芦丁→ 沸水重结晶 →70-80℃干燥得纯品芦丁。 (三)碳粉吸附法 1、适用范围:主要用于苷类的精制。 2、使用过程: ① 植物甲醇粗提物,加入活性炭,检查上清; ② 沸水、沸甲醇、7%酚/水、15%酚/醇洗脱; ③ 减压浓缩7%酚/水洗脱液至小体积; ④ 乙醚除去残留的酚 ⑤ 水层中含有较纯的黄酮苷类。 (四)聚酰胺吸附法 1、 聚酰胺对于黄酮类化合物是比较理想的 吸附剂 2、洗脱剂:不同浓度的乙醇、丙酮以及碱水 3、分离效果:粗分 例如:银杏叶黄酮的提取 (五)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1、以CO2为单一流体萃取极性较低的游离黄酮或黄酮的碳苷类; 2、在CO2中加入水、乙醇等作为夹带剂,萃取极性较高的黄酮或黄酮苷类。 例如:从甘草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以CO2为单一流体可萃取极性较低的干草查耳酮A、B; 在CO2-水-乙醇溶剂体系中则可提取极性较高的甘草素与异甘草素。 二、分离 (一)柱色谱法 1. 硅胶柱色谱: ① 主要适于分离异黄酮、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及高度甲基化(或乙酰化)的黄酮及黄酮醇类。 ② 在加水去活化后可用于分离极性较大的化合物,如多羟基黄酮醇及其苷类等。 ③ 硅胶中混存少量金属离子,应预先用浓盐酸处理除去,以免干扰分离效果。 ④ 分离黄酮苷元时,用氯仿-甲醇混合溶剂做移动相; ⑤ 分离黄酮苷时,用氯仿-甲醇-水或乙酸乙酯-丙酮-水做移动相。 2. 聚酰胺柱色谱 ① 可用于分离各种类型的黄酮类化合物, 包括苷与苷元、查耳酮与二氢黄酮等。 ② 分离的机理: 主要为氢键吸附 ,其吸附 强度主要取决于羟基的数目、位置以及溶剂 的影响。 ③ 吸附规律如下: a. 酚羟基数目越多,吸附力越强; b. 如酚羟基所处位置易形成分子内氢键, 则吸附力减小。 c. 分子内芳香程度越高、共轭双键越多, 则吸附力增强。 总之,一般吸附力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黄酮醇 黄酮 二氢黄酮醇 异黄酮 ④ 洗脱规律如下: 不同类型黄酮化合物,先后流出顺序为: 异黄酮 二氢黄酮醇 黄酮 黄酮醇 b. 相同苷元,洗脱先后顺序为: 叁糖苷 双糖苷 单糖苷 苷元 c. 母核上增加羟基,洗脱速度即相应下降; d. 羟基数目相同时,其位置影响洗脱顺序: 邻位羟基黄酮 对位(或间位)羟基黄酮 e. 查耳酮比相应二氢黄酮难于洗脱。 f. 洗脱能力与介质有关 水 甲醇或乙醇 丙酮 稀NaOH水 溶液或氨水 甲酰胺 二甲基甲酰胺 尿素水溶液 ⑤ 若用含水移动相(甲醇/水),则聚酰胺对 苷元的吸附力较强; 以有机溶剂(氯仿/甲醇)做移动相,则相反。 3. 葡聚糖凝胶柱色谱 ① Sephadex G(适用于水溶性成分分离)和 Sephadex LH-20(可用于亲脂性成分分离) ② 分离机理: ※ 分离黄酮苷元时,吸附作用为主导 取决于游离酚羟基的数目。 ※ 分离黄酮苷时,分子筛作用为主导, 取决于分子量的大小。 例如:黄酮苷元的洗脱顺序由易到难为 5,7,4′-三羟基黄酮 3,5,7,3’,4′-五羟基黄酮 3,5,7,3’,4′,5’-六羟基黄酮 ④ 常用洗脱剂: 碱性水溶液、含盐水溶液、 醇及含水醇等。 ? 其它洗脱溶剂:含水丙酮、甲醇-氯仿等 (二)梯度pH萃取法 1、适用范围:酸性强弱不同黄酮苷元的分离。 2、原理:根据黄酮类苷元酚羟基数目及位置 不同其酸性强弱也不同的性质,可以将总黄 酮溶于有机溶剂后,依次用5%NaHCO3、 5%Na2CO3、0.2%NaOH及4%NaOH水溶液萃取,将黄酮按较强酸性至较弱酸性的顺序进行分离。 3、分离规律如下: 酸性

文档评论(0)

天马行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