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议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doc

小议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2000年暑假里,我参加福建省第一期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参加培训期间,全国各地专家为我们作了精彩的演讲,我受益匪浅,不仅扩充了知识视野,还深深认识到:时代召唤教育改革,教师的责任重大。教师本人不仅要有多方面的知识,还需要我们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具有创新能力的新一代。在此,就本人在教学中如何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点滴体会,谈点个人的粗浅做法: 一、功在课前 课的开始,学生心理启动处于主导地位。这是因为此时的心理负荷水平普遍较低,需要全面激发和启动。因此,教师应通过各种渠道,着力于创设美的情境,如趣味故事引入,美丽的插图,有趣得数字、符号,各种形式的竞赛等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创新的积极性。例如:教学《商不变的性质》时,课前设置这样一道题: 900……0 ÷ 300……0= 100个0 100个0 当学生不能很快说出得数时,鼓励学生大胆地猜一猜,这样,既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又调动学生创新的主动性。又如上《巧拼图形》,上课伊始,电脑屏幕出现各种色彩斑斓的数学宫殿,老师准备带同学们到数学王国一游,不料大门上小松鼠当住了去路。老师设计这样的课件,调动孩子们积极参与,营造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还可以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二、善教必启 学贵有思,教重在启。在具体教学中抓住时机善拨思路,从 而达到“四两破千斤”的效果。 借助直观教学,重视操作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积极活动好比一座把语言和思维连接起来的桥梁。”不少教学内容,单凭教师详细讲解,难于讲清,费时又费力。如果从直观形象入手,在动中启发学生思考,让全班同学都动手,启发他们在实际操作中探求思路,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求下图阴影部分面积。(单位:米)               S1 S2 S1 S2   通过课件演示,启发学生用动态的观念变化图形,使隐蔽的条件变得清晰,“不规则”的图形变成简单的图形,帮助学生很快找到解题思路。激发学生的灵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通过课堂讨论,丛中创新 课堂讨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也给后进生的转化创造了良机,让他们处于平等阶段;让他们共同面对,共同参与。如教学:什么是“动物”,先让学生讨论,各抒己见,发散思维,然后教师启发。教师:为什么鸡、鸭、鹅是动物? 学生:因为他们都会叫唤。教师:蚯蚓不会叫唤,可它也是动物! 学生:蚯蚓会爬,会爬会走的生物都叫动物。教师:鱼可不会爬,不会走,只会在水里游,算不算动物? 解法1 用比例解 根据     =工效(一定) 列比例式为 解法2 用比例解 根据 每织一米所需的时间(一定) 列比例式为 解法3 先求一小时可以织布多少米,可列式为 :40.5÷5×10 解法4 先求10小时里面有几个5小时,可列式为:40.5×(10÷5) 解法5 用方程解,根据每小时可以织布多少米相等,列方程为: 40.5÷5=χ÷10 这样一道应用题,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纷纷提出了自己的解题方法,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想象能力。 四.联系实际 德国教育家第多斯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可以说无时不有,无时不在。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生活与数学的联系。组织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再实践生活中激发创新欲望,在解决问题中表现自己,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尽量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动脑思考。只有在学生感到:“山穷水尽疑无”的时候给予适当的点拨指导,这样才能把学生的实践能力真正的培养起来,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例如教 —和 — 时,教师把两根甘蔗的一部分遮住,只露出相等的一部分(如图) 然后问学生,你们爱吃哪一根甘蔗?大部分学生说爱吃—这根甘蔗,结果把甘蔗拿出来是 —这根甘蔗长。 从这个例子可以说明我们的教学必须联系生活实际。在实践活动中打破常规思维,显示创新意识,展示创新能力。 再如教学《分数应用题复习课》时,老师拿一根粉笔,说:“这根粉笔可以写500个字”,返身写:分数应用题,又问“这根粉笔还可以写几个字”?根据这些条件可以提出什么问题?让学生从实际中解决问题。用书本知识与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联系起来,让学生受益终生。 学习就是为了应用,从书本上学到的知识不能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则是徒劳的。如果我们能在传授知识

文档评论(0)

aiwend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