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擁有心理健康是每個人的權利.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擁有心理健康是每個人的權利.doc

擁有心理健康是每個人的權利(一)心理健康的定義 文/張玨 (臺灣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教授)  2006/7/29報載英國Leicester大學White教授根據健康、財富和教育等指標研究評比,在全世界178個國家或地區中,我國的幸福(快樂)指數名列68,大陸82、日本韓國各排行90 與102,第一名是丹麥、依序是瑞士、奧地利、冰島等歐洲國家。這裡所指的幸福感,不只是情緒上的感受,而是對人生福祉深刻體認,衡量因素還包括整體國家狀態,例如健康、教育、財富(國內平均生產毛額)、認同感、國土景觀等。 「心理健康」定義   從這份報導中可以看到,「心理健康」定義已經由個人主觀情緒感受擴大到對整體生活環境的感受或滿意度。也可以由此看到影響心理健康的因素,從個人到家庭社區以致國家政治。 如何評定一個國家是否心理健康? 由精神醫療人類學研究專家Kleinman博士帶領的哈佛團隊,在1995年針對各個開發中國家研究與探訪,出版[世界心理健康]的哈佛報導,強調一個國家的國民健康狀態(health problems)(心臟病、憂鬱、壓力反應、慢性病行為等)、社會惡質情境(exacerbating conditions)(高失業率、貧窮或貧富懸殊、低教育、高壓力工作環境、性別岐視等、也包括對各種類行人的歧視例如精障、癌症病友、燒燙傷者等)、社會病態(social pathologies)(藥物濫用、暴力、婦女與兒童虐待,甚至族群撕裂)現象等都反映出該國是否整體的心理健康。 國家的心理健康政策如何建構?   一個國家的心理健康政策是如何建構?是否了解民眾心理健康的需求?能否建構心理健康網絡,各種社會的制度是否能融入心理健康概念,予民眾向心力,安全感與保障,政府需主動推動積極心理健康,建立全國心理健康網絡,災難事件緊急處置與心理復健或重建,保護社會安定也保護精神病人與各種弱勢群體的安全。   觀看世界情勢,世界衛生組織從二十一世紀開始的2001年,就以「心理衛生」為其四月世界健康日(World health Day, WHD)的主題,提出『勇於關懷、停止排斥』(Stop Exclusion, Dare to Care),目標針對精神病患,或曾得過相關精神疾病者;並且為此主辦世界各國衛生部長大會,要求各國重視精神醫療的服務與品質,以及祛除社會大眾與制度對精神病人的烙印。   在同年十月WHO年度報告時,仍以心理衛生為題,主題是『心理衛生︰新的了解、新的希望』(2001 Health Report: Mental Health-New Hope, New Understand),重新強調因為有藥物的發現、多元治療方法的提出,對精神疾病的治療以及其社區的適應,都有新的瞭解與提昇病人生活品質的方向。此外,世界衛生組織更在2003年正式出版『國家心理健康政策』系列叢書,一方面瞭解醫療使用者的需求,也同時要顧慮到醫療提供者的心理支持和訓練,「心理健康」是建構醫療改革中重要因素。且在2004年初提出「心理健康促進」的報告,強調促進心理健康的概念、整合證據、實務和行動。書中再三強調,在公共衛生的工作中,沒有心理健康就不叫做健康;而促進心理健康是公共衛生整體的一部份,也是健康促進不可忽視的(WHO,2001a,b;2003a,b,c;2004)。其對心理健康的願景是「社會包容、無歧視與暴力、經濟/教育/居住等的參與」。 擁有心理健康是每個人的權利(二)個人心理健康的意義 ? 文/張玨 (臺灣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教授) 心理健康是什麼?   上述明確看到世界趨勢,提出對心理健康促進的趨勢與重要性,但是究竟心理健康是什麼?需要大家一起來瞭解定義,才能有方向努力。國家 政府需要瞭解前述國家政策大社會環境需要營造心理健康的責任外,在個人方面,也是要先由個人做起,瞭解定義,尤其是世界衛生組織(WHO)定義,從沒有精神疾病發展到生理、心理和社會和諧安寧狀態,但是目前該定義更由生理、心理、社會健康也擴大至涵蓋身體、情緒、社會人際、社會心理、心靈、行為等面向。簡單說明,在個人層面能與人連結互動,不作傷害他人傷害自己行為,不歧視他人,追求自我實現。 個人心理健康的意義   一九八五年,世界衛生組織有鑑於目前疾病型態由急性傳染病到慢性病,很多致病因已不再全然是病菌生物因素,而是生活型態與危險行為所造成,因此將心理健康的定義修訂為︰「不僅是沒有異常行為與精神疾病,同時也為個人在生理上、心理上、社會上、行為上與心理社會上(psychosocial)保持和諧安寧最佳的狀況。」目前再增加行為與心靈健康。   上述定義可以分成二部份,第一部份較偏向精神醫學病理狀況分析性消極的定義,即心理健康乃指沒有反社會行為、精神病、人格異常、身心症病理狀況,將在參級預防處討論。一般而言,第二部

文档评论(0)

aiwend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