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阿拉善荒漠区6种主要灌木植物叶片C_N_P化学计量比的季节变化_牛得草.pdfVIP

阿拉善荒漠区6种主要灌木植物叶片C_N_P化学计量比的季节变化_牛得草.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植物生态学报 2013, 37 (4): 317–325 doi: 10.3724/SP.J.1258.2013.00031 Chinese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阿拉善荒漠区6种主要灌木植物叶片C:N:P化学计 量比的季节变化 1 1 1 2 1* 牛得草 李 茜 江世高 常佩静 傅 华 1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 兰州 730020; 2 内蒙古阿拉善盟气象局, 内蒙古巴彦浩特 750306 摘 要 为了解同一生活型不同种植物叶片碳(C)、氮(N)、磷(P)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随季节变化的响应规律, 在生长季不同 月份, 对阿拉善荒漠区6 种主要灌木植物霸王(Zygophyllum xanthoxylum) 、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 、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 、驼绒藜(Ceratoides latens) 、猫头刺(Oxytropis aciphylla) 、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 的物候期进行了连 续的观察, 并采集植物叶片, 分析了其C、N 、P含量及计量比在不同月份的变化。结果显示: 1)同一生活型的6种植物的叶片C、 N 、P及C:N、C:P和N:P在整个生长季内的变化规律不同, 且以上各指标季节间的变异系数在6种植物之间也存在差异; 2)单个 植物种叶片C 、N 、P含量及其计量比的季节变异分析显示, 叶片C、N含量及C:N 的季节变异较小, 叶片P含量及C:P和N:P 的 季节变异较大, 6种植物叶片C、N含量及C:N 由于季节变异所计算的变异系数变化范围分别为0.60%–10.20%、6.09%–20.50% 和5.87%–18.78%, 6种植物叶片P含量的季节变异所产生的变异系数范围为16.43%–43.43%, 叶片C:P和N:P 的变异系数范围分 别为8.48%–31.95%和11.86%–40.73%; 3)综合分析6种植物叶片C、N 、P及其计量比各指标在整个生长季节内的变异, 变异系 数由大到小排序为: P (28.85%) C:P (25.02%) N:P (22.18%) N (14.22%) C:N (12.48%) C (4.62%); 4) 生长季节与植物 种类对植物叶片C、N 、P及其计量比影响的交叉分析显示, 植物叶片C、N含量的变异主要受植物种类影响, 植物叶片P含量 的变异主要受生长季节影响, 植物叶片C:N、C:P和N:P 的变异都主要受植物种类影响。 关键词 荒漠, 生态化学计量学, 生活型, 灌木 Seasonal variations of leaf C:N:P stoichiometry of six shrubs in desert of China’s Alxa Pla- teau 1 1 1 2 1* NIU De-Cao , LI Qian , JIANG Shi-Gao , CHANG Pei-Jing , and FU Hua 1State Key Laboratory of Grassland Agro-ecosystems, College of Pastoral Agricul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anzhou University, Lanzhou 730020, China; and 2Alxa League Meteorological Bureau of Inner Mongolia, Bayan Hot, Inner Mongolia 750306, China Abstract Aims Our objective was t

文档评论(0)

nnh9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