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世界建筑大师格罗培斯设计的迪斯尼乐园马上就要对外开放了,然而各景点之间的路该怎样连接还没有具体方案。一次次设计失败后,格罗培斯决定:撒上草种,提前开放。在迪斯尼乐园提前开放的半年里,草地上被踩出许多小道,这些踩出的小道有宽有窄,优雅自然。第二年,格罗培斯让人按这些踩出的痕迹铺设了人行道。1971年,在伦敦国际园林建筑艺术研讨会上,迪斯尼乐园的路径因为适合在各景点的连接而被评为世界最佳路径。 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本,这是我们设计最佳路径的出发点,也是我们教师高效课堂的出发点。 ◆特征 二、特征 二、特征 三、策略 三、策略 三、策略 三是活动建议,暗示着需要对方法、规律等进行归纳与总结。 读这些提示语时,想一想它是哪一类型的,怎么利用?除了这些提示语,还需要补充吗?需要进行哪些归纳与提炼? 三、策略 三、策略 三、策略 三、策略 三、策略 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 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 知识需要溶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 1.误区一:情境欠缺“数学味” 【案例】《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篮球赛吗? 生:喜欢。 播放一段篮球比赛录像 师:说说你最喜欢的篮球队员。 生1:我喜欢姚明,姚明太有名了,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 生2:我喜欢王治郅,他打中锋的,也很有名。 生3:我喜欢易建联,他打球很厉害,转身跳投的动作很优美。 生4:我喜欢巴特尔,他也经常在NBA赛场上打球。 …… 1.误区二:情境的创设失去应有的价值 [案例]一位教师在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中,为了引出“13-8”而创设了装玻璃弹珠这样的游戏情境: 教师出示装有十几颗玻璃弹珠的不透明的塑料盒子,问:你们知道盒子里面装的是什么吗?这时,众生既兴奋又好奇,便你一言,我一语地胡乱猜测一通,无奈之下,老师只好自己说出盒子里面装的是玻璃弹珠。接着再问:你们知道盒子里装有几颗玻璃弹珠?学生照样乱猜一通,有的说50颗,有的说30颗……教师急了,于是不得不告诉学生,盒子里面只有十几颗玻璃弹珠。在教师的一再提示下,学生持续猜测,直到第8位学生终于猜对了有13颗玻璃弹珠。 接下来教师请一名学生上来抓玻璃弹珠,让其他同学猜一猜他一次抓了几颗玻璃弹珠。教室里没有一个学生举手。教师仍然不厌其烦地启发:再猜一猜他一次到底能抓几颗玻璃弹珠?还是没有学生举手。 1.误区二:情境的创设失去应有的价值 至此,教师只得另辟蹊径,组织学生4人小组讨论。教师当然也不“闲着”,深入到各小组中,把预设的正确答案与学生交流,期盼通过学生嘴说出来。于是有了下面的师生对话—— 师:哪个小组猜一猜,他一次抓了几颗玻璃弹珠?(刚刚被教师“光临”过的两个小组的学生纷纷举起了手。) 生1:只要数一数他手中的玻璃弹珠就知道了。 生2:也可以数一数剩下的玻璃弹珠。 师:同学们真会想办法!那我们就来数一数剩下的玻璃弹珠。(剩下的玻璃弹珠一共是8个)那他拿走了几个?(5个)你能用算式来表示吗? 生(争先恐后地):能!13-8 5 2.创设情境的位置 (1)题材真实且具有教育性。 题材真实的两层含义 一是现实生活中真实的素材; 二是现实生活中真实的原型。 例1:真实的素材 例2:真实的原型 不真实的题材例举 例1:重庆至成都高速公路长340千米,一辆客车8:00从重庆出发开往成都,下午5:00到达。客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 三、策略 三、策略 问答的基本过程 一个完整的问答至少包括以下过程: 教师发问(不能省)——教师等候学生回答——教师请学生活动——学生应答(不能省)——教师回应学生的回答(据情况)。 三、策略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三、策略 “圆的认识” “圆”是一种平面图形,尽管学生没有学过由曲线围成的封闭图形,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他们见过无数平面是圆的实物。因此,让学生先思考:“你在生活中见过哪些圆?”学生随之会列举大量的圆,其中也出现一种误解:即误认为球也是圆的。这个错误的出现是好事,它恰恰说明了学生认识上的误区,此时正需要教师的“导”,而只有针对学生的问题去导才能体现教学的有效。老师随即拿出一个事先准备好的球,与学生列举的其他例子比较得出:球是立体的,圆是平面的。球和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那么又有什么联系呢?老师将球一分为二,学生看到了横截面。“横截面是圆的!”学生们兴奋地喊了出来。 三、策略 “年、月、日” 课上,老师发给学生每人一张不同年份的小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