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开放气道的方法: 仰头举颏法 推举下颌法 除颤(D) 除颤(D) 建议在发生有目击者心搏骤停概率相对较高的公共区域(例如,机场、赌场、体育场馆)推广 AED; 可以考虑为医院环境配备 AED 以便进行早期除颤(目标是在倒下后不到 3 分钟内给予电击),特别是在员工不具备节律识别技能或者不经常使用除颤器的区域。医院应监测从倒下到首次电击之间的间隔时间和复苏后果。 儿童使用 AED 如果尝试使用 AED 为 1 至 8 岁儿童除颤,施救者应使用儿科型剂量衰减AED(如果有),则施救者应使用普通 AED。 对于婴儿(1 岁以下),建议使用手动除颤器。如果没有手动除颤器,需要儿科型剂量衰减 AED。如果二者都没有,可以使用普通 AED。 除颤(D)的几个问题: 先给予电击还是先进行心肺复苏 :应从胸外按压开始心肺复苏,并尽快使用 AED。 1 次电击方案还是3 次电击程序 :支持进行单次电击、之后立即进行心肺复苏而不是连续电击以尝试除颤的建议。 除颤波形和能量级别:双相波形电击的能量设定相当于 200 J 或更低的单相波电击,则终止心室颤动的成功率相当或更高,如果没有双相波除颤器,可以使用单相波除颤器 除颤(D)的几个问题: 固定能量和增强能量:尚未确定。根据现有证据,如果首次双相波电击没有成功消除心室颤动,则后续电击至少应使用相当的能量级别,如果可行,可以考虑使用更高能量级别。 电极位置:前-侧电极位置是合适的默认电极片位置。可以根据个别患者的特征, 考虑使用任意三个替代电极片位置(前-后、前-左肩胛以及前- 右肩胛)。将 AED 电极片贴到患者裸露的胸部上任意四个电极片位置中的一个都可以进行除颤。:前-后以及前-侧位置通常是使用植入式起搏器和除颤器的患者可接受的位置。 儿童除颤:可以使用 2 至 4 J/kg 的剂量作为初始除颤能量,但为了方便进行培训,可考虑使用 2 J/kg 的首剂量。对于后续电击,能量级别应至少为 4 J/kg 并可以考虑使用更高能量级别,但不超过 10 J/kg 或成人最大剂量。 休克的诊断、处理及心肺复苏 路晶 低血压 低血压分为急性低血压和慢性低血压 急性低血压:血压由正常或较高水平突然明显下降,称为急性低血压。其主要表现就是晕厥和休克两大临床综合征。 慢性低血压指慢性血压低伴有症状者。包括体质性低血压和体位性低血压 晕厥 定义? 晕厥是指:突然的短暂的意识丧失而晕倒,其原因是SBP下降至小于70mmHg,至脑血流中断 8秒。 特点:一过性全脑低灌注 ? 发作快 ? 历时短 ? 能完全自行恢复 ? 短暂性意识丧失 晕厥 晕厥的原因: 1、神经反射性晕厥 30% 血管迷走性:是指各类刺激由迷走神经反射,引发内脏血管突然扩张和心跳放缓,进而造成血压降低、脑部缺氧甚至短暂昏迷等。这类病虽然发病迅速,但多数人都能完全治愈。 情境性:咳嗽/排尿/排便 颈动脉窦过敏性 2、心源性晕厥为10% 快速性心律失常 主动脉狭窄和肥厚性心肌病 急性心梗 病窦 长QT综合症 3、体位性低血压10% 4、脑血管病性2% 5、其他原因:如药物、酒精、低血糖、低氧、歇斯底里反应等 晕厥 临床特征提示病因: 突然疼痛后或污浊的情景、特殊声音、气味后 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 排尿、咳嗽、吞咽或排便后即刻或期间 迷走反射性晕厥 快速起立即刻或不久 体位性低血压 长时间站立 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 头部转动、颈动脉窦加压 颈动脉窦晕厥 (如肿瘤,刮面,衣领过紧) 体位改变(从坐位到躺平、弯曲、床上翻身) 心房黏液瘤、血栓 劳累引起 AS, IHSS, PS, PH, PE,MS, CAD 伴眩晕、构音障碍、复视或其它运动感觉症状 TIA, 偏头痛等 上臂运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