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台湾通史(下册)http---zhjyx.hfjy-Basic-EBookLib-.docVIP

台湾通史(下册)http---zhjyx.hfjy-Basic-EBookLib-.doc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臺灣通史(下冊)/Basic/EBookLib/JXCKS/TS011054/ 卷十七關征志 卷十八榷賣志 卷十九郵傳志 卷二十糧運志 卷二十一鄉治志 卷二十二宗教志 卷二十三風俗志 卷二十四藝文志 卷二十五商務志 卷二十六工藝志 卷二十七農業志 卷二十八虞衡志 卷二十九列傳一顔思齊、鄭芝龍 卷三十列傳二施琅 卷三十一列傳三王世傑 卷三十二列傳四海寇 卷三十三列傳五戴潮春 卷三十四列傳六(一)循吏陳瑸 卷三十五列傳七(一)孝義 卷三十六列傳八邱逢甲 -------------------------------------------------------------------------------- 卷二十七 農業志 連橫曰:古人有言,一夫不耕,或受之饑。是故國以民爲本,民以食爲天,則農業重矣。臺灣爲海上荒島,古者謂之毗舍耶,梵語也。毗爲稻土,舍耶,莊嚴之義,故又謂之婆娑世界。是臺灣者爲農業之樂國,而有天惠之利也。然土番狉榛,未知耕稼,射飛逐走,以養以生,猶是圖騰之人爾。及宋之時,始通貿易。元明以來,移民漸至。崇禎間,熊文燦撫閩,值大旱,謀于鄭芝龍,乃招饑民數萬人,人給銀三兩,三人與一牛,載至臺灣,令其墾田築屋。秋成所獲,倍於中土,以是來者歲多。荷人既至,制王田,募民耕之,所産之物,米糖爲巨,以其有贏,販運中國,遠至日本南洋,歲值數十萬金。鄭氏因之,改爲官田,又布屯田之制,漳、泉、惠、潮之民望風而至,拓地遠及兩鄙,所産愈豐。土地初辟,厥田上上,播種之後,聽其自生,不事耕耘,而收穫倍屣。餘糧棲畝,庶物蕃盈,民殷國富,故能以彈丸之島,拮抗中原也。歸清以後,農業愈興。舊額正供征谷九萬二千一百二十七石,至雍正十三年,新墾田園,增征八萬零七十五石。而糖亦漸盛,三縣每歲所出之糖,約六十余萬簍,每簍一百七八十斤。青糖百斤值銀八九錢,白糖百斤一兩三四錢。全台仰望資生,四方奔走,圖息莫此爲甚,故爲貿易之大宗。然自朱一貴平後,定聯■之法,非經數旬不能齊一。及至廈門,歸關盤查,一船所經,兩次護送,八次挂驗,俱須糜費。是以船難即行,運費貴而糖價賤矣。 當是時,彰化初建,淡水亦開,移住之民,盡力畎畝。而施世榜、楊志申之流,且投鉅資,鑿陂圳,以大興地利。臺灣之溪,自山徂海,源遠流多,引水入渠,辟圳道之,蜿蜒數千里,以時啓閉,故無旱澇之患,而歲可兩熟。或於山麓隴畔,築陂於窪,積蓄雨水,以資灌溉。大者數十畝,而旱田有秋,其瘠者則種番藷播山菁,故無凶年之患。臺灣之地,以田育稻,以園植蔗。植蔗之後,可收兩年,改種雜穀,以休地力。而稻田則以水利之富,壅肥之厚,可歲歲耕也。上田一甲收谷百石,中七十石,下四十石,唯視其力之勤惰爾。雍正九年,部定臺灣徵收正供之谷十六萬九千二百六十六石餘。支給戍台兵米,爲谷八萬九千七百三十石,例運督標兵米,爲谷一萬五千五百七十石,福建兵眷、金廈兵米五萬五千二百十七石,又運福、興、漳、泉四府平糶之米十二萬二百八十七石,通計征谷不敷起運。乃以四府穀價發台,分給四縣,糴補足額。語在《糧運志》。 先是,雍正元年,巡台禦史黃叔璥以臺灣之米出口日多,恐其接濟洋盜,或以市價騰貴,慮生事端,奏請禁止。從之。於是漳、泉之民仰食台米者,大形困苦。四年,閩浙總督高其倬奏言:“臺灣地廣民稀,所出之米,一年豐收,足供四五年之用。民人用力耕田,固爲自身食用,亦圖賣米換錢。一行禁止,則囤積廢爲無用,既不便於臺灣,又不便於漳、泉。究竟漳、泉之民勢不得不買。臺灣之民亦勢不能不賣,查禁雖嚴,不過徒生官役索賄私放之弊。臣查開通台米,其益有四:一、漳、泉二府之民,有所資藉,不苦乏食。二、臺灣之民,既不苦米積無用,又得賣售之益,則墾田愈多。三、可免漳、泉臺灣之民,因米糧出入之故,受脅勒需索之累。四、漳、泉之民,既有食米,自不搬買福州之米,福民亦稍免乏少之虞。至開通米禁,有須防之處二端,亦不可不加詳慮。其一,于冬成之時,詳加確查。若臺灣豐熟,即開米禁;倘年成歉薄,即禁止販賣。雖年歲稍豐,而一時偶有米貴情形,亦即隨時查禁。其一,漳、泉之民,過台買米者,俱令於本地方報明,欲往台買米若干,載往某處販買,取具聯保,詳報臣等衙門,即飛行臺灣及所賣之府縣,兩處稽查。如有不到、即系偷賣,必嚴懲聯保,究出本船之人,盡法重處。如此查防,自不至接濟洋盜矣。”疏入,從之。漳、泉之人深以爲善。然出口既多,市價自騰。已而頒定商船渡廈者,每船限載食米六十石,以防偷漏。漳、泉米少人衆,恃台供給,一旦不足,粒食維艱。於是多至臺灣,歲率數萬人,半爲流民,坐而待食,米價遞起。乾隆七年,巡台禦史書山張湄奏言:“臺灣雖稱産米之區,而生齒日繁,地不加廣,兼之比歲雨暘不時,收成歉薄,蓋藏空虛。曆奉諭旨,台民無不感激。唯是內地臣工末履其地,徒執傳聞。如禦史陳大玠生長泉州,尚疑台郡有歧視漳、泉之見,不知臺灣固爲東南之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本账号下所有文档分享可拿50%收益 欢迎分享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