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空间转向和文学流变——以赛博空间文学研究为例.pdf

空间转向和文学流变——以赛博空间文学研究为例.pdf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空间转向与文学流变 ——以赛博空间的文学研究为例 研究生:肖绵 专业: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导师:麦永雄 研究方向:西方文论 年级:2004 级 摘 要 电子传媒时代的“空间转向”是当代西方美学和学术研究中颇为引人注目的重要转 型。文化数字化导致赛博空间和媒介诗学的出现,尤其是万维网在 20 世纪 90 年代的面 世颠覆了传统单一的地理空间与线性历史观念,致使文学边界的消解和裂变以及艺术表 现方式的更新。而文学研究的理论焦点发生了重大的转型:从传统上对时间的关注,转 移到对空间的关注。赛博文学更在具有后地理、后历史特征的迷宫式、镜像式的后现代 空间中孕育而生。本文以当代学术思潮的空间转向为理论背景,探讨赛博空间的文学流 变与理论增殖问题,以本雅明“机械复制理论”和鲍德里亚的“仿真与拟像理论”阐释 赛博空间的文学艺术,对电子传媒时代进行文化反思,探索数字文艺美学的理论空间拓 展的可能性。 本文由“导论”、“正文”、“结语”组成,其中“正文”又分为三个部分。 导论:当代西方思想界的“空间转向”是在全球化与数字化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出现 的学术范式转型,空间转向必然引起文学的流变。导论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进行了疏 理和评述,在此基础上选择本文的切入点:从当代文艺美学语境下结合后现代空间转向, 讨论具有代表性的赛博朋克文学和网络文学,对赛博空间与文艺美学的关联域进行理论 反思。 第一部分:空间转向背景下文学与空间的关系,采借索亚“三种空间”的概念作为 理论框架,对从传统文学、现代文学到赛博空间文学的空间文学史进行历时巡礼,阐发 文学与空间的紧密关系。 第二部分:赛博空间的文学特质。从空间转向理论、传播学、媒介诗学等视角探讨 以互联网为特征的电子传媒对文学的影响,并以赛博朋克文学与网络文学两种文学类型 为例,揭示赛博空间所导致的文学的裂变与增殖等特质。 第三部分:关于赛博空间文艺美学理论的反思。尝试将本雅明的“机械复制理论” 与鲍德里亚“仿真与拟像理论”作为赛博空间的“语法”阐释这个虚拟现实系统的文学 艺术以及理论空间,从文艺的“灵韵”与膜拜价值、文艺的“祛魅”与展示价值、文艺 的“复魅”与操控价值的理论思辨,历史与逻辑相结合,寻求赛博空间重现的全新的“灵 韵”,以折射出我们对电子媒介时代的文化反思。 结语:以空间转向理论为经,用文学征服三种空间以及被赛博空间媒介嬗变技术反 征服的种种文本特征表达为纬,可以编织一幅文学与空间相互征服的时间与空间、宏观 1 与微观、历时与共时的立体图标,进而对赛博空间生成和文化数字化之间关系进行深层 反思。我们应该可以消解文学已死、灵韵尽逝的忧虑,赛博空间的文学因多媒体技术的 渗透而具有了比以往更巨大的艺术张力和新型的审美价值,赛博空间的数字美学虽然引 起人们对传统文学消散、裂变的忧思,但也有效地拓展了文学和诗学的新的生存与发展 空间。 关键词:空间转向;赛博文学;机械复制理论;仿真与拟像理论 2 Spatial Turn And Literary Evolvement ——On Literary Studies in Cyberspace as an Example Graduate :Xiao Mian Supervisor:Prof .Mai Yongxiong Major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nd World Literature Specialization:Western Literary Theories Grade :2004

文档评论(0)

文档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