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衡量高考专业是否值得报的五大途径
在填报高考志愿中,许多考生和家长所谓的“热门”专业实际上是一个误区,是目光短浅的表现。专业的真正内涵他们并不清楚。多年来,国家通过建设重点学科、建立基础学科基地、设立特色专业建设点和拔尖创新人才、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等措施,为青年学子成才提供了丰厚的土壤,也为广大考生选择专业提供了重要参照和指南。
1、国家重点学科
目前,我国高校共有286个一级学科,677个二级学科,217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优质资源的国家重点学科,是国家根据发展战略与重大需求,择优确定并重点建设的培养创新人才、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在高等教育学科体系中居于骨干和引领地位。早在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就指出,要“有计划地建设一批重点学科。”当时提出的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建设的基本要求是逐步做到自主地、持续地培养和国际水平大体相当的博士、硕士、学士。
国家重点学科评选工作从1986开始,到目前,我国共组织了3次重点学科的评选工作,共评选出286个一级学科,677个二级学科,217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20多年来,重点学科建设对高校学科交叉融合、优化学科结构和布局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加强和发展了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扶持和发展了一批新兴交叉学科,夯实了学科基础,从整体上提升了高校的水平,并为在全国形成布局合理的重点学科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国家重点学科已成为我国高等学校重要的具有骨干和示范作用的教学、科研基地。
那么,对于广大考生来说,如何根据重点学科来考查专业呢?
按照我国现行的学科体系,学科分为学科门类、一级学科(本科教育中称为“专业类”)和二级学科(本科专业目录中为“专业”)三级。二级学科是组成一级学科的基本单元。从上文提到的重点学科评选可以了解到,重点学科主要包括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如某高校的某个一级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则所涵盖的二级学科均为重点学科。
从考查专业的角度来说,如某高校某个一级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则该学科所涵盖的本科招生专业因其所属一级学科强有力的支撑,其专业优势也毋庸置疑。如中国人民大学的一级学科新闻传播学,作为国家重点学科,且在新闻传播学学科排名中位居第一,其涵盖的本科招生专业新闻学、传播学等,也具有顶尖的实力。
如某高校的某个二级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则该二级学科所对应的本科招生专业也具有重点学科的实力。如西南财经大学的二级学科金融学,为国家重点学科,其对应的本科专业金融学,也具有相当的优势。该专业是西南财经大学建设历史最为悠久的传统品牌专业,在长期的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的实践中,形成了一套极具特色、卓有成效的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这里要提醒考生的是,二级学科并非等同于专业。如山西大学的国家重点学科科学技术哲学为二级学科,但并非该校的本科招生专业。
2、国家人才培养基地
国家先后建立了114个“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51个“国家文科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
基础科学研究的能力和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为了加强基础科学人才的培养,国家按照“选优保重、合理布局”的原则,从本科教育阶段开始,重点建设一批“少而精、高层次”代表国家水平的“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地”。
从1991年起至2009年,国家先后分多批建立了114个“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并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地质学、大气科学、海洋学、天文学、力学、心理学、基础医学、基础药学、中医基础等学科和专业布设了一批专业点;1994年又建立了51个“国家文科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布设的专业点主要集中在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哲学等文科基础学科。
从基础学科的战略地位来说,文科基础学科是高等教育的基础,担负着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培养人才的任务。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素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高等理科教育不仅担负着培养、输送基础性研究和教学人才的重任,还要为高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工、农、医等应用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乃至哲学和部分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培养、输送更多的理科人才。高等理科教育还是其他各科高等教育的重要基础,对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科学水平和文明程度担负着重要的使命。因此,高等理科教育是国家科学、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1998年和2002年,13个“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和36个“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也先后建立。
国家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是继“国家重点学科”建设之后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又一重大建设项目。所布设的专业点,覆盖了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以及综合性大学、理工科大学、师范院校、农林院校和医药院校等各科类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AP宏观经济学 2012年真题 (选择题+问答题) AP Macroeconomics 2012 Released Exam and Answers (MCQ+FRQ).pdf VIP
- 浙科版《综合实践活动》五下 第五课 活动A、我当小法官—走进法庭教案.doc
- 8.1 认识生命 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 上册 ).pptx VIP
- 化工制图教学设计(全套).docx VIP
- 2024-2030年中国氦(液氦和气态氦)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分析报告.docx
- AP宏观经济学(2013年真题)全套含选择题.pdf VIP
- 自考00537中国现代文学史重点知识点汇总速记宝典.pdf
- 建积分之术筑工程之技:定积分及其应用教学实施报告.pdf
- AP宏观经济学(2015年真题)全套含选择题.pdf VIP
- 英语--倒装句讲解..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