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宋邢州的牧马业和农业
杨倩描
北宋的建立和统一,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为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提供了条件。北宋邢州共辖八县,地处大陆泽周围,本属河北西路农区,但由于出现了大量的闲田,因此在这块农区内却一度出现了规模巨大的牧马业。兹据有关文献记载,仅就北宋邢州的牧马业和农业试作如下简要论述。
一 邢州的政区和人口
北宋前期,邢州为节度州(安国军节度),所辖八县为:龙岗、沙河、任、尧山、平乡、内丘、南和、钜鹿。其后,随着藩镇体系的终结,安国军节度的军额被撤销,邢州被定为上洲。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省任县为镇入南和。熙宁六年,又省尧山县为镇入内丘;省平乡县为镇入钜鹿。省三县为镇,是因为这三县人口锐减之故。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任、尧山、平乡又改复为县。宋徽宗宣和元年(1119),升邢州为信德府,定为次府。宣和二年,改龙岗县为邢台县。这个升降过程间接地反映出北宋刑州的地位比唐代已有所下降。
唐初,邢州“户二万一千九百八十五,口九万九百六十”;到唐玄宗天宝年间(742——756),邢州人口激增,“户七万一百八十九,口三十八万二千七百九十八”①。但北宋邢州人口却大幅度下降。按理说,北宋末年应是邢州人口最多的时期、但据《宋史》卷八六《地理二》的记载,宋徽宗崇宁年间(1102—1106),刑州户口统共才为“户五万三千六百一十三,口九万五千五百五十二”。与唐玄宗天宝年间相比,宋代邢州户数减少了16516户,口数减少了287246人。这是一个惊人的教字。诚然,在宋代的户口统计中始终存在着一个“户多口少”的问题,使人们难以窥测其真相,但即便是按宋代明显具有浮夸之疑的户数计算,宋代邢州户数比唐代所减少的16516户也足可以说明宋代邢州人口数的锐减了。
在封建的农耕经济中,人口是重要的生产力。人口减少,社会生产力也会随之降低。土旷人稀的现像,在北宋邢州的许多属县中始终是存在的。任县、尧山、平乡曾省县为镇可为其例证。省县为镇,是因为它们所辖人口不足为县;但元祐复县后,除平乡后升为上县外,任县和尧山始终都因人口太少,未能升为上县而仅为县。按当时州县升降地望的规定——“取四千户已上为望,三千户已上为紧,二千户己上为上,一千户已上为中,不满千户为中下”;“三年一度,别取诸道见管户口升降”②;——任县和尧山县在宋徽奈政和五年(1115)之前,其所辖户数也就在1000至2000户之间。当然,南和始终作为一个中县,其情况也是如此。到宋徽宗政和五年,关于州县地望的升降,宋政府又作了新的规定:“一万以上为望,七千户以上为紧,五千户以上为上,三千户以上为中,不满三千户为中卞,一千五百户以上为下。”③《宋史》卷八六《地理二》所标注的州县地望,即是按新规定标识的。这样,邢州所辖五上县的户数,各县都基本接近七千户;而三中县的户数,各县都基本接近五千户。这样估算,是比较接近崇宁年间邢州总户数的。
二 邢州的草地和牧马业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北宋前期和中期,中县和上县的户数悬殊较大;在北宋后期,户数的悬殊则有所减小。这个结论对我们探讨刑州的空闲土地是有意义的。
北宋前期、在邢州存在着一片面积约有万余顷的草地,牧草青青。这片草地是无主地,大概是五代时期因战乱而造成的。宋初,这片草地收归牧龙坊。但草地周围还有许多荒闲的耕地。宋初有诏令规定:“应荒闲田土许民请射充永业。”可是在实行的时候,有不少牧龙坊的草地被侵夺。为此,牧龙坊与邢州在此问题上“互有论列,久未能决”。于是,宋太宗在至道二年(996)特遣中使到邢州调查后诏令:“邢州先请射草地并令拨归牧龙坊。自余荒闲田土,听民请射。”并规定:“仍俟秋收毕,乃得取地入官。”④
牧龙坊在刑州的这片草地,只是供军马季节性放牧使用的。后来,“河北诸监言邢、赵刍地甚厂,请就邢州置监”。群牧制置使为此特派群牧司判官去邢州“括视闲田”。所谓括视,实际上就是圈占。结果,连同旧有牧龙坊牧地在内,共圈占土地“得万余顷,可牧马万匹”⑤。宋真宗大中样符二年(1009)八月,群牧司利用这片草地,正式设置了邢州安国监,“养放孳生鞍马”⑥。
邢州安国监的牧场究竟在邢州什么地方?这个问题是应该考证的。
我认为,既然当时称“邢、赵当地甚广”,那么安国监就一定北界赵州。另外,设置安国监时,群牧司曾经向宋真宗建议:“邢州去京稍远,乞就洺州置大名第三监。”宋真宗同意了这个建议⑦。安国监养放的是幼马,设置大名第三监的目的主要在于缩短各监牧之间的行程。因此,安国监的南界一定离洺州州境不远。至于其东界,则在钜鹿境内。这一点可从《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三之五的记载中得到证实。其曰:“天禧元年五月,群牧司判官傅蒙言:‘乞于邢州钜鹿县南漳河长芦渡口造桥,通过外监鞍马就草地牧放。其于地理甚便。其所有长芦渡课利钱五十六千,望特废罢。’从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