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国“钢铁侠”詹纯新.doc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钢铁侠”詹纯新   “想要不被欺负,棍子得比别人粗。”   在风靡全球的《钢铁侠》电影中,托尼·斯塔克遭遇了拥有无穷力量的强敌挑战。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大片情节,把托尼无路可退的境地渲染得极其到位——他必须依靠自己更为精良的高科技装备及过人才智,才能保护亲人及自己。   把上述桥段套用在詹纯新身上,尽管失之严肃却也比较准确。21年来,这位中联重科董事长几乎白手起家,其搭建的“机械王国”足以令人瞠目。尤其是当你在中联重科长沙麓谷工业园看到那台自重3200吨、可以轻松起吊4000吨物品的履带式起重机时——国内独此一台、国际上也寥寥无几的大家伙,想要用智能手机记录其全貌,必须启用“全景模式”——这种感受会愈发强烈。   “大家伙”姑且算做实力的象征,数据才是更硬的:2012年,中联重科实现营业额480.71亿元,净利润73.30亿元。就在这一年,它也迎来自己20周年的生日。20年前,其起家的资本不过是詹纯新带着七条“枪”,还有东挪西借的50万元。   不过,谈起这些年的经历,詹纯新的语速缓慢,好像一切都顺理成章。即便你问起他早年与员工一起顶着烈日摆地摊卖产品的感受,他也没有如你所愿地“悲壮”起来。“现在回头看当时,大家还是使命感极其强烈、很有干劲的。”他对《中外管理》说。   据说,詹纯新骨子里喜欢《道德经》、习惯与朋友一道品味雪茄与红酒。不过,如果你知道中联重科的商标英文是“Zoomlion”(呼啸之狮),会不会感觉对比过于夸张?   没什么,“包容”的外表,其实掩映着狮子般的雄心。正如中联重科植入《钢铁侠3》的片段——   “吊车准备好了没有?”   在钢铁侠的家被摧毁后,中联重科的工程机械出马,拯救了钢铁侠的家园。影片中的那个“钢铁侠”,以“高富帅”的形象深入人心;现实中的这个“钢铁侠”,则以儒雅宽厚的低调风格让人难忘。   创业那八年:传承实业精神   如今,只要詹纯新乐意,他可以坐在遥控中心的屏幕前,随机查看出自中联重科的任何一台机械设备在全国乃至世界各地运转的情况——在每台售出的设备中都装有GPS。这不仅让售后技术人员可以随时知道哪台设备在哪里出了故障并能远程在线进行修理,最让人大跌眼镜的一个段子是:某次,某位客户丢失了设备,报警后,在警方还未查到线索之前,中联重科已经联系到客户,告知了丢失设备的准确方位。   当然,詹纯新的目的不仅在此。“像小松集团、卡特彼勒等会通过这种方式检测我卖出的设备到底有多少工作率。如果过低,我就不卖了。”工程机械产品成本每台动辄数百万乃至上千万,上亿元也毫不稀奇,如果不知道产品是否适合市场需求,岂非做“无用功”?其直接后果可能是企业距离关门也就不远了。换言之,高科技实际支撑的是“危机意识”。   不过,1992年,当在建设部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熬了12年并出任副院长的詹纯新,因为看不到科研院所的前景而决定创业时,他可想象不到今天的情景。   正如1980年代,科龙手工做出了第一台空调,吉利手工打磨出第一台“奔驰汽车”,中联的七八个创业者,也几乎是通过手工的方式,敲打出了最早的两台混凝土输送泵。   即便20年后,詹纯新仍然对于设备生产出来的日期记忆深刻,“那是1993年7月1日”。他还记得设备试验时的情景:“当时很有意思,管子有400米长,我们就装了400米管子的混凝土。突然,设备坏了,这边修着设备,我带着人,赶紧把管子里的混凝土一点点敲出来。”   就在那一年,他们还挣了200多万元。“那时候就是觉得,这个事儿好!真好!我就是要把产品做出来,卖出去。我们第一台设备卖给丹东了。我们的李总(李华超)高兴啊,跟客户喝酒,喝着喝着,一头就倒在桌子上了。”   这一年,他们生产的10台设备,全部顺利卖了出去。不过,好运气持续了半年就戛然而止。   1994年,新年刚过,他们的设备就纷纷亮起了“红灯”。在热火朝天的建筑工地上,混凝土输送泵突然故障停工。中联的售后服务人员,不得不匆忙穿梭于各个工地——他们当时还不敢奢望通过GPS在办公室就可以诊断工地上的设备出了啥状况。   当时,詹纯新的决定,让中联的90多号人心急火燎。“停产!”他说:“不再做、不再卖,静下心来搞第二代产品。”这简直就是张瑞敏砸冰箱的翻版,只不过,搞不好,90多人的饭碗都要被“砸”掉了。而正是这种“砸”的勇气,让诸多中国制造企业最终脱颖而出。   1994年7月,中联第二代产品下线。等到年底,中联不仅卖出45台设备,还把前期的10台悉数换回。年底算盘噼里啪啦一响,结果让人喜上眉梢:销售收入达到4000万元,盈利1200万元。   产品立住脚,制度也要立得住。1997年,中联开始了股份制改造,但最初,这种改造的尴尬在于,只改了“形”,没有改“神”。詹纯新曾经回忆:公司当时设立了股东大会,下设

文档评论(0)

jingpinwed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