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翻译史简述(杜国娟√)
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之所以能够经久不衰,永葆青春,靠的正是翻译。诚如季羡林先生所说,中华文化之河从未枯竭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两次大注入,一次是从印度来的水,一次是从西方来的水,而这两次大注入都是依靠翻译。
有学者(谢思田,2011)考证,我国没有文字记载的译史发端可最大限度追溯至170万年前,即从元谋人诞生之日起,符际翻译也就应运而生了。因此,中国翻译史悠悠千古,与中国文明史一样古老,一样源远流长。我国具有确切文字记载的译史发端于西周,据《尚书大传》记载:交趾之南,有越裳国。周公居摄六年,制礼作乐,天下和平。越裳以三象重译而献白雉,曰:“道路悠远,山川阻深,音使不通,故重译而朝。”此译事发生于公元前1037年左右,是古代中越两国的第一次邦交,也是严格意义上的语际翻译活动。
随着翻译实践的日益频繁深入,翻译思想也应运而生。漫长的中国翻译历史长河孕育出许多具有代表性的翻译思想,据此可以大致把中国翻译史划分为六个历史时期:汉唐时期佛经翻译的“文质”之争;明末清初科技翻译的“达意”、“会通”思想;清末民初“信达雅”之说;民国时期的“信顺”之争;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期间的“神似化境论”;改革开放至今关于中国翻译学建设的探讨等。
(一)汉唐时期佛经翻译的“文质”之争
随着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深入,西汉末期佛教从印度引入中国,至此开启了声势浩大、绵延千年的佛经翻译活动,造就了一大批优秀的佛经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如安世高、支谶、支谦、道安、鸠摩罗什、慧远、彦琮、真谛、玄奘等,产生了大量的佛经汉译作品和珍贵的翻译思想,掀起了中国译史上著名的“文质”之争。
成书于距今1700多年的《法句经序》是我国现存古籍中第一篇涉足翻译理论的文献,为我国翻译思想的开山之作。在这篇序言中,支谦主张译文应该讲究文采,其译文以辞旨文雅著称,属于“文”派。支谦(3世纪人)一共翻译佛经36部48卷,其中影响较大的有《维摩诘经》、《大明度无极经》、《首楞严经》、《慧印三昧经》、《大阿弥陀经》和《本业经》等。在支谦之前的佛经译者大多属于“质”派,最著名的当属世称“译界开创二杰”的安世高和支谶。安世高是中国翻译史上首位有生平可考,又有颇完整的作品经世流传的佛经译者。其一生译经35部41卷,其中有《大安般守意经》、《人本欲生经》、《阴持入经》和《道地经》等。安世高通晓华文,其译本义理明晰,文字允正,辩而不华,质而不野,故而有“世高出经,贵本不饰”的美誉。此后,另一位来自西域的高僧是支谶,即支谦的师傅。据道安经录,支谶来华传译梵文,有年代可考的共3部14卷,即《般若道行经》、《般舟三昧经》和《首楞严经》。其译经思想也是推崇“贵上实中,不存文饰”,即弃文存质,不重文词,但存经文本意。从东汉末年到西晋这一阶段的佛经翻译主要力量是外籍僧人,翻译大都凭借外僧口授,再笔录成汉文。由于口授者汉语水平较差,唯恐违背经旨,所以译本虽大至忠实于原文,却过于质直,晦涩难懂。
自东晋开始到隋末为止,乃佛经翻译的第二阶段,由于统治阶级的提倡和扶持,佛教得以盛行。佛经翻译打破了之前外国僧人主译的局面,出现了中外僧人共译的现象,其中最有影响力的高僧是道安、鸠摩罗什、慧远、真谛和彦琮。道安(314—385)乃东晋、前秦高僧,毕生致力于宣法传教,发展信徒,创立本无宗(般若六家七宗之一),在长安领导几千人的大道场,讲经颂法,并组织佛经翻译活动。道安在长安主持译经10部,共计180卷,他所提出的“五失本,三不易”的翻译思想对佛经翻译乃至现代翻译理论都具有重大影响。鸠摩罗什(350-409)是道安在晚年向苻坚推举来到长安译经的的西域高僧,据《开元释教录》记载,罗什一生主持翻译的的佛经多达74部,384卷,如《摩诃般若》、《妙法莲华》、《维摩诘》、《金刚》、《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马鸣菩萨传》、《龙树菩萨传》和《提婆菩萨传》等。鸠摩罗什精通佛学,又晓汉语,赞宁称其所译《法华经》有“天然西域之语趣”。罗什的著名论断“嚼饭与人”之说强调通过意译保留原文文体风格,称梵文也重视文采,若译梵为汉,虽然保存了大意,却辞体尽失,好似把饭嚼烂了再给别人吃,非但无味,而且令人恶心作呕。故而罗什的译本简约流畅,采用近似白话的文体,是文派译法的主要代表人物。慧远(334—416)是东晋中后期继道安后中国佛教的重要领袖,道安慧眼识珠,对慧远委以重任,称“使道流中国,其在远乎!”他在庐山组织译场重译了大量佛教经典,如《阿毗昙心论》、《达摩多罗禅法》、《三法度论》等,此外他还致信延请西域高僧来庐山商讨佛经翻译。慧远秉持厥中的翻译思想,称翻译应该“文不害意,务存其本”,并“参通胡晋,详其大归,以裁厥中。”真谛(499—569)与鸠摩罗什、玄奘、不空被称为我国翻译史上的“四大译师”。他翻译了大量经典佛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复分析_Stein课后习题答案.pdf
- GBT 3884.7-2012 铜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7部分:铅量的测定 Na2EDTA滴定法.pdf
- GBT 3884.6-2012 铜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6部分:铅、锌、镉和镍量的测定.pdf
- 外研版(2019)高中英语高中英语必修第三册Unit3 Understanding ideas The New Age of Invention教学设计.docx
- GB-T 3884.5-2012 铜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5部分:氟量的测定 离子选择电极法.pdf
- 福建省2025届高三毕业班适应性练习卷英语试卷(含答案).pdf
- 高考作文素材积累 热点素材—成长.doc VIP
- 【2025年高考作文素材积累】必威体育精装版热点深度分析:AI时代我们还需要鲁迅吗.doc
- 2025年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市中考数学模拟试卷附答案解析.docx
- 高考作文素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