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太空远望地球 为什么是碳 全球变暖及其后果1 全球变暖及其后果2 全球变暖及其后果3 全球变暖及其后果4 全球变暖及其后果5 全球变暖及其后果6 2012 为什么是2℃ 气候变化的原因 自然界的碳循环 自然界的碳循环 两杆大烟枪 天然气会成为能源王者吗 在未来10年里,天然气在孕育着环保团体所有合理希冀的同时,也将成为重大及可持续经济活动的支持力量。 第一,天然气价格低廉、储量丰富。每一标准单位(千标准立方英尺,Mscf)天然气所蕴含的能量相当于一桶石油的六分之一,而其历史价格则相当于石油的八分之一,甚至更低。 第二,在同等能源产出下,天然气直接燃烧的碳排放量相当于石油和煤炭的一半。 第三,过去发展不够充分的国际天然气市场正在逐渐地活跃起来。阿尔及利亚、卡塔尔、阿曼、沙特阿拉伯以及委内瑞拉都正在将重心转移到天然气上。BP 公司2010年将天然气产量超过石油。 2009年的数据 2009年中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达到874.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1.5%。与国内产量相比,天然气供需缺口达40多亿立方米。我国开始进入天然气净进口国行列。 2001年,全国天然气产量达到207亿立方米。到2009年,天然气产量已超过800亿立方米,年均增幅16%以上。 2010年中国天然气需求量将达到1200亿立方米,实际消费量约在960亿立方米-980亿立方米。 我们在拯救地球! 碳基能源的兴衰 人类能源史 1、早期:农业时代(低碳) 薪柴+畜力+风力 2、近期:工业革命(高碳) 煤炭+石油 3、现代:信息革命(高碳) 煤炭+石油+天然气+水电+核能 4、未来:新能源革命(低碳) 清洁煤炭+清洁石油+水电+天然气+核能+太阳能+风电+生物质能+潮汐能 碳基能源的兴衰 环境约束逼近极限 当前的气候变化,主要归因于碳基能源的大量使用 碳基能源的兴衰 石油饥渴症让美国也不堪重负 1、通用汽车破产 2、悍马出售及关闭 3、底特律衰落 4、伊拉克泥潭 碳基能源的兴衰 2008年中国能源消费27亿吨煤炭 数据来源:国际能源署《世界能源展望》 中国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能源消耗和结构转换压力 奥巴马气候与能源新政 瓦克斯曼-马基法案 1、十年投资1500亿美元,创造500万岗位 2、2012年10%的电力来自于可再生能源,2025年达到25% 3、2015年推广1百万辆混合动力汽车 4、发展智能电网与超导技术,推动CCS 5、十年内节约目前从中东和委内瑞拉进口的石油量 6、2050年减排80%(1990年为基准) 7、2011年实行总量和交易计划,十年产生6460亿美元税收 新能源与能效:未来的主战场 奥巴马的决心 1、美国决不当新能源的老二 2、能源生产 清洁煤炭 高空风电 潮汐能 太阳能 3、能效 能源之星 4、能源传输 智能电网与超导电网 双向传输与实时电价 新能源与能效:未来的主战场 美国企业在行动 1、硅谷变成太阳谷 GOOGLE 2、巴菲特看上比亚迪 电动汽车? 太阳能与风力发电的储能装置 3、布卢姆盒 新能源与能效:未来的主战场 布卢姆盒的革命 1、独立发电与储电装置 2、告别电网? 3、客户 EBAY 美国银行等 中国的减排压力将与日俱增 中国的发展模式必须转变 1、内部压力 人口 产业结构 环境 资源 能源 2、外部压力 量化减排 MRV 碳关税 3、新“猫论” 白猫黑猫 绿猫 中国的减排压力将与日俱增 如何减排 1、源 能源:清洁能源 能效:工业、建筑与交通 生活方式:降低消耗,简约生活 2、汇 森林:植树造林 土壤:退耕还草,耕作方式 海洋:海洋生物保护 冻土:退牧还草与冻土保护 中国的减排压力将与日俱增 政策 1、十一五能耗:落后产能淘汰 2、碳强度:特定区域特定行业碳交易试点 3、新能源规划:万亿投资 4、能效 5、碳汇:林业与农业 中国的减排压力将与日俱增 企业面临的减排压力 1、内部运营约束 资源价格 能源价格 健康成本 安全成本 2、利益相关者 消费者:抵制购买 采购商:低碳标准 投资者:社会责任与绿色投资 银行:绿色信贷 社区:环境质量 政府:产业政策、碳税与碳关税 中国的减排压力将与日俱增 企业如何实现低碳转型 1、技术 新能源技术 能效技术 减排技术 2、商业模式 节能 降耗 减排 轻物质化 3、碳市场 碳资产管理 中国的减排压力将与日俱增 企业的低碳转型工具 1、数字技术 云计算 物联网 2、供应链管理 产品设计与包装 绿色采购 物流管理 电子商务 3、观念与行为减碳 企业文化 第四部分:天然气行业的发展 天然气的意义 天然气的能源地位 1、能源结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