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解构”策略的可能性的论文
“解构”策略的可能性的论文
【内容提要】通过考察德里达对哲学与文学作品的解构性诠释,本文提示了德里达思想的两个基本倾向,即强调哲学与文学的亲缘关系,突出哲学与政治的内在关联;追溯了他的解构策略的历史起源,分析了德里达的解构实践,指出了“解构作为一种阅读方式和写作方式,并非消极的破坏,而是一种积极的建设”。
【关键词】德里达|解构|理论策略|derrida|deconstruction|theoretical|strategy
德里达(jacquesderrida)是对当今世界学术界影响最广的少数几个仍然健在的思想家之一。自1967年出版《语音与现象》、《论文字学》和《书写与差异》(上、下)以来,他出版的著作不下50种(至2001年仅译成德文的就达32种),影响遍及哲学、文学、艺术、政治学、教育学、社会学、宗教学、美学等领域。不管我们是否喜欢德里达的哲学,我们都不能不承认一个事实:德里达通过继承以蒙田、笛卡尔和帕斯卡为代表的法国哲学家的怀疑精神对西方形而上学传统进行了不遗余力的批评,他在这种批评中提出的观点虽然遭到不少学者的嘲弄,有人甚至认为他根本不配称为哲学家,但他提出的一些术语、他的独特思路、语言风格和理论策略已经融入了当代思想的潮流,并且影响了一些领域的学术走向。人们给德里达的哲学冠以各种名称,如“解构主义”、“差异哲学”、“德里达主义”、“后现代主义”等等,但德里达的主要工作仍是对思想史的重新阐释。他首先是一个具有强烈历史感和社会关怀的哲学家。
一
德里达始终保持着对现实的关切并时时显示出对政治的敏感。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这一倾向越来越明显。正如h.kimmerle所言,在德里达看来,“哲学问题会导致明显的政治结论”[1](p21-22)。1987年,法里亚斯(victorfarias)以《海德格尔与纳粹主义》(heideggeretlenazismè)一书掀起了对海德格尔思想的政治倾向的讨论,德里达随即出版《论精神:海德格尔及其问题》(del’esprit,heideggeretlaquestion)以及《心灵——他者的发现》(psyché,inventiondel’autre)加入了这场讨论。1993年,他出版的《马克思的幽灵们》(spectresdemarx),1994年出版的《友谊的政治学》(politiquesdel’amitié),1996年的《信仰与知识》(foietsavoir),1997年的《谎言的历史》(以德文geschichtederlüge为题首次发表)都不断表现出对政治、宗教、伦理乃至对欧洲和人类前途的关注。德里达早年对符号、语言、文字问题有着特殊的兴趣,并把他的阅读策略贯穿于对哲学和文艺作品的解构性诠释中。近些年来,他的视域更加宽广,建筑、电影、媒体、大学改革、社会捐赠、性别差异、第三世界的饥饿都是他关心的对象。但我们始终不要忘记他的思想有两个基本倾向:一是强调哲学与文艺精神的亲缘关系;二是突出哲学与政治的内在关联。
就第一种倾向而言,德里达常以柏拉图、后期海德格尔、尼采和阿多尔诺做例子,说明思想的东西与诗意的东西是同一个东西的两面,至少两者是唇齿相依的近邻。历史的经验表明,文艺凋敝之时也是思想凋敝之时。因为文学艺术与哲学是相互参照的文本,甚至可以说文艺是哲学精神的见证,两者之间可能也存在某种紧张关系,但更多的时候是彼此激励,相互渗透。譬如,哲学的文本与绘画处于矛盾的平行中,但它们实际上在进行相互解释。哲学的真理不是写下来的东西,它只有在与不同观点的对话中才能成为现实,述而不作的苏格拉底即是哲学真理的实践者。哲学与艺术在对话中和解,在和解中共生。哲学的真理像艺术的真理一样并不具有现时性,它的在场即是它的缺席。海德格尔断言真理是一种无遮蔽状态,但无遮蔽本身也被遮蔽着。真理既在场又缺席,这一点决定了对艺术作品的解释具有多样性,真理的显现通过艺术进入历史,进入我们的生活,并在艺术中为我们所直观。哲学与艺术以不同的方式展示着真理,尽管后者总是让想像说话,但它不折不扣地构成了文本,它的意义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实体和无法打开的封闭结构,而是在解释中形成的开放网络。哲学文本为对艺术作品的不断解释提供了宏大的背景,但传统的哲学文本则大多割断了思想与艺术的联系,因而要通过解构传统哲学来重建这种联系。
就第二种倾向而言,德里达不仅用他的政治观点回答别人对其差异哲学的指责,而且以他的行动表明了他的理念。他始终认为,自苏格拉底到海德格尔的西方思想史一直是政治与哲学相互交织的历史,也是两者暗中对话的历史。一种伟大的政治智慧的背后都潜藏着一个时代的哲学,而一种哲学(哪怕是自称远离时代的哲学)只要在思维着,就不可能对一个时代的重大事件无动于衷。一个哲学家首先是人,然后才是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