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论语》:一部“外传性”的“道德经”的论文.docVIP

《论语》:一部“外传性”的“道德经”的论文.doc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语》:一部“外传性”的“道德经”的论文 《论语》:一部“外传性”的“道德经”的论文 摘 要:本文从“词频统计”*的角度入手,通过对《老子》和《论语》中蕴涵着的“道”与“德”两个核心思想理念的多角度、多侧面的反复审理和观照,明确提出,从思想史的角度上看,《论语》同样也应当说是一部“道德经”,而且又是一部在形式之上有别于《老子》的“外传性”的“道德经”。 关键词:道 德 礼 中庸 中和 众所周知,“老子”既是人名又是书名:其人乃是中国思想史上著名的道家学派的重要创始人;而其书,则既被称之为“道德经”,又被称作是“德道经”——这一点,若不就其内在机理而仅从统计学的角度上来说,也同样是名正言顺,顺理成章的。纵观一部《老子》、“道德经”或“德道经”,据本文统计,其中的“道”字凡73个,“德”字38个。由是观之,其“道德经”或“德道经”之谓,亦的确是得乎其名,名如其书的。 另据本文统计,一部《论语》之中则亦有“道”字89个、“德”字40个,而且其中一个“道”字在数量上更在通篇位列第三,仅屈居于“知”(118个)与“仁”(110个)两字之下——这一统计数据,在总体上显然已超出了《老子》中的相应指标,尤其是其中的一个“道”字。因此若仅从这一角度上看,如果说《老子》是“道德经”或“德道经”的话,那么《论语》何以不可被称作又一部“道德经”?但这一点,无疑尚需从内容上作出进一步的哲学论证与历史说明,尚需将《老子》与《论语》中的“道”、“德”给予全面而深刻的审理和观照。w 一、“皆原于道德之意” 在司马迁看来,“老子所贵道虚无,因应变化于无为,故著书辞称微妙难识。庄子散道德放论,要亦归之自然。申子卑卑,施之于名实。韩子引绳墨,切事情,明是非,其极惨礉少恩。皆原于道德之意,而老子深远矣”[1]——这里无疑已将老子的“道”提升到了登峰造极,无以复加的地位;同时,亦可印证钱基博所谓“独《老子》冠时独出,为诸子之祖”[2]以及郭沫若于《先秦天道观之进展》中所指出的“老聃是百家的元祖”。尽管这里并未提及孔子,但“皆原于道德之意”一句话,显然已将其囊括其中;更何况刘勰尝曰:“诸子者,入道见志之书……及伯阳识礼,而仲尼访问,爰序道德,以冠百氏”[3],而章太炎《诸子学略说》则亦云:“孔学本出于老”。 其中老子的“道”当自不待言,为此他已说得十分明白:“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4]王弼对此注曰:“法自然者,在方而法方,在圆而法圆,于自然无所违也。自然者,无称之言,穷极之辞也。”也就是说,所谓“自然”,究其实就是“本然”,就是自然而然、自己如此或者说是“自己如尔”。有关于此,张岱年先生曾明确说过这样的话,“所谓自然,皆系自己如尔之意……道之法是其自己如此。”[5]换句话说,所谓“自然”者,其实不过就是事物初始的样子或本来的样子。同时,老子为此还曾“能近取譬”:譬之于人,则“比于赤子”[6],“复归于婴儿”[7]——这是因为,所谓“赤子”、“婴儿”乃人之初始;譬之于物,则又比之于木,“复归于朴”——这是因为,所谓“朴散为器”,就是天然去雕饰而未加工成器之木。于是乎,“圣人用为官长,是以大制无割”[8]。这大概就是老子之所谓“道”——独立不改、周行不殆的道,可以为天下母的道,率性自然、无为而治的道;或者用金岳霖先生的话说,“不道之道,各家所欲言而不能尽的道,国人对之油然而生景仰之心的道,万事万物之所不得不由、不得不依、不得不归的道”,并且他还认此作“中国思想中最崇高的概念,最基本的原动力。”[9] 那么,在儒家的孔子那里,其“道德之意”又是什么?曰:“中即道也”[10],“道无不中”[11]。如果我们用北宋初年思想家石介的话说,就是“道乎所道也……道于仁义而仁义隆,道于礼乐而礼乐备,道之谓也。”[12]也就是说,“仁义礼乐”,究其实,则不过只是“道之具也”,是“道乎所道”的具体能指和对象之所在;而“道”、“中”或者说“中道”,才真正是其所指、本质与核心——或于其上,或处其中,或在其外。而且若仅就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礼”这一思想理念而言,《荀子#8226天论》中有云:“礼者,表也”;而庞朴先生在《儒家辩证法研究》中亦明确指出,“礼就是中的化身”。此外,《礼记》不曰“中正无邪,礼之质也”[13]?不曰“行修言道,礼之质也”[14]?以及《汉书》不曰“道者,所繇适于治之路也,仁义礼乐皆其具也”[15]?但其中的问题是,什么是“中”、什么是“道”或者说什么是“中庸”呢? 对此,《中庸》篇有云:“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无疑是对“中”(以及“和”)的最要紧也最本真的界定;也就是说,所谓“中”或“中庸”,其原初之意,就在于人的“喜怒哀乐之未发”这样一种自然而然、自己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yj1992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