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刘宗周与晚明儒学的论文
刘宗周与晚明儒学的论文
刘宗周(1578—1645),字起东,别号念台,因讲学于山阴蕺山,学者称蕺山先生。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成进士,以行人司行人累官顺天府尹、工部侍郎。他为人清廉正直,操守甚严,立朝敢于抗疏直言,屡遭贬谪,不改其志。明亡之次年乙酉(1645),清军南下入浙,他在家乡绝食殉节。观其一生,从政时间很短,多半生从事于讲学育人,故其弟子遍天下,而以黄宗羲、陈确、祝渊、张履祥等最为著名。
学术上,刘宗周“于《五经》、诸子百家无不精究,皆有所论述”,(1)堪称为宋明道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和有明三百年学术之殿军。如何了解、认识其学说思想?伯特兰·罗素(bertrand russell)指出:历史上任何一位思想家的哲学都“并不是卓越的个人所做事出的孤立思考,而是曾经有各种体系盛行过的社会性格的产物与成因。”(2)刘宗周以“慎独”为宗旨的儒学思想体系(3)也是如此。因此,我们只有不是仅仅将其作为一种孤立的个性来研究,而是将其置于思潮史背景下,来釐析其与当时盛行的几种主要儒学思想体系的关系,才能比较准确地把悟刘宗周这位晚明儒学宗师的思想特质。
一、刘宗周与心学
明代中叶以来,程朱理学仍占统治地位,但因其日益僵化而遭学者厌弃,故在知识界真正盛行的乃是心学。其时具有影响力的心学思潮,包含着陈(白沙)、湛(若水)之学和阳明学两大体系(4),而刘宗周与之均有密切关联。
从师承渊源上看,刘宗周之学本出自陈、湛一系。宗周蚤孤,少依外祖章颖家授学。17岁考取秀才,20岁中举人,24岁进士及第。26岁(万历三十一年,1603),经陈植槐介绍见许孚远,遂执北面礼师范事之。许孚远(1535—1604),字孟仲,号敬庵,浙西德清人,嘉靖壬戌(1562)科进士,历官至南京兵部侍郎。其学以“克己为要”,“信良知,而恶夫援良知以入佛者”(5)。著作有《大学古本》、《大学述》、《大学述答问》、《许敬庵稿》、《敬和堂集》等。许氏之学出自唐枢。唐枢,字惟中,号一庵,浙西吴兴人,著作有《礼玄剩语》、《三一测》、《证道篇》、《宋学商求》、《六咨言》、《真心图说》等20余种,多汇入其《木钟台全集》,一庵之学出自甘泉湛若水氏,若水之学出自白沙陈献章氏。这样,就师承关系而言,刘宗周属于与阳明学并行的陈、湛一脉。
湛甘泉是陈白沙最得意的弟子,也是其亲自选定的“衣钵”继承人。甘泉对白沙十分尊崇,称“白沙先生之学,追濂洛关闽之轨,以入孔孟禹汤文武尧舜之大道”(6),认定白沙是自己的思想先驱。但甘泉并未完全承袭白沙之学,而是有所修正。他不满意白沙“静中坐养出个端倪”,“惟在静坐,久之,然后见吾此心之体”(7)的主张,提倡“随处体认天理”,认为:“盖道、心、事合一也,随时随事,何莫非心;心定则何动非静,随处体认则端倪随现,何必静养?”(8)这就使其学成为一呼仍留有程朱理学痕迹的、不很彻底的心学体系。故在阳明心学盛行之时,甘泉门下很难保持其心学的个性特色,多“出入王、湛两家之间而别为一义”(9)。如其及站弟子中著述最多的唐枢即折衷师门的“随处体认天理”说与阳明的“致良知”说而发明其“讨真心”之学,细究则实“于王学尤近”(10)。许孚远亦信“良知”、言“慎独”,尝告诫刘宗周:“为学不在虚知,要归实践;因追溯平生酒色财气,分数消长,以自考功力之进退。蕺山得之猛省。”(11)
陈、湛一系,尤其是许孚远对刘宗周确有深刻影响。他坦言:
余尝亲受业许师,见师端凝敦大,言动兢兢,俨然儒矩。其密缮身心,纡恶不肯放过,于天理、人欲之辨三致意焉。尝深夜与门人弟子辈窅然静坐,辄追数平生酒色财气、分数消长以自证,其所学笃实如此。(12)
可见刘宗周毕生“从严毅清苦之中发为光风霁月”(13)的人格精神是在师门传统影响下形成起来的。此外,许孚远曾面责泰州王(艮)学传人罗汝芳,说其“治学大而无统,博而未纯,久后难有结果”,引起罗氏与他长达数年的激烈论辩(14);又尝撰《九谛》,向以无善无恶为宗的王畿(龙溪)门人周海门发出论难(15)。由此看来,刘宗周后来对王阳明后学批评甚烈,并与周海门、陶石梁等人有所论辩,可谓由来有渐,并非偶然。
刘宗周同阳明一系虽无师承关系,但阳明心学对他影响很大。他自谓:
宗周,东越鄙士也,生于越,长于越,知有越人。越人知有道者,无如阳明先生。其所谓良知之说,亦即家传而户诵之,虽宗周不敏,亦窃有闻其概,沾沾自喜也。(16)
其实,他之所以会接受阳明心学影响,并非只是出于对乡先贤的钦敬,而是另有更深刻的原因。阳明为学,举良知说以正世道人心,这就儒学之全体大用而言,乃是显学术之功于社会层面,以开太平盛世。处晚明腐败政局之下的刘宗周自然对之默然有契。据《年谱》记载,万历四十二年(1614),宗周因不满朝政,请假归籍,阖门读书,“久之,悟天下无心外这理,无心外之学”,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