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文学与图像的对立与共生的论文.docVIP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学与图像的对立与共生的论文 文学与图像的对立与共生的论文 近年来,文学理论界盛行“图像转向”和我们正在走向“图像时代”的说法。对于人类社会来说,图像并不是一件新东西,图像的作用受追捧也不是第一次。实际上,在人类诸感官中,视觉被认为具有优先地位已经几千年了。但谈论“图像时代”的人努力要说出的一个意思是:“这一次真的与以前不一样了!”那么,究竟怎么不一样?我们会走向一个什么样的时代?这些提法背后的理论预设是什么?这些问题带给我们的,有欣喜,有焦虑,更有思考。 一、 图与词之争在希腊 图像的优先地位,本来可以指在思考人的行动、思想,以及世间事实本身与它们的外在表现之间关系时的一种观念。如果这样的话,那么,行动、思想与事实才是优先的,而不是作为它们的外在表现的图像。受欧洲历史上形而上学传统影响,这种关系被转化为图与词的关系。于是,我们所讨论的问题,被放在一个独特的语境之中展开,这是我们在读西方有关图像论述时感到晦涩难解的原因。 我们在柏拉图的哲学中,看到了理念的世界要比现实的世界更为真实的思想。对于他来说,现实的世界只是理念世界的镜像,就像我们在洞穴中所看到的透过火光而投射到墙壁上的影子。真实的马并不是我们看到的这匹或那匹马,而是理念的马,真实的床也不是木匠所打造的床,而是理念的床。[i] 因此,这种观念具有一种反视觉的特点:眼见不为实。w柏拉图的逻辑是:有一种真正的视觉,即走出洞穴以后在阳光下的视觉。但是,他没有说明怎样才能走出洞穴,因此,这种阳光下的视觉只是一种虚幻的许诺而已。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亚里士多德才努力给予视觉以认识论上的证明,从而确认人的感觉是通向真理的途径。在《形而上学》的一开始,亚里士多德就写道:“无论我们将有所作为,或竟是无所作为,较之其它感觉,我们都特爱观看。理由是:能使我们识知事物,并显明事物之间的许多差别,此于五官之中,以得于视觉者为多。”[ii] 类似观点,特别是知觉本身能给人提供认识的快感的观点,在《诗学》中也体现了出来。他写道:“人们乐于观看艺术形象,因为通过对作品的观察,他们可以学到东西,并可就每个具体形象进行推论,比如认出作品中的某个人物是某某人。”[iii] 哲学家们的这种论述和论争,与希腊人当时的艺术状况有着对应关系。在当时,希腊艺术正在完成一种向视觉中心主义的转变。 如果曾经去过大英博物馆,你可能不会忘记从埃及厅走进希腊厅的那几步之遥带给你的震惊感。埃及雕塑的面容僵硬刻板,仿佛这些人像的脸上罩着面具,而到了希腊厅,这个面具被一下了揭开了。希腊雕像的面容、体态、衣褶,一切都向人们宣示,这是一个视觉的盛宴。在博物馆里,从埃及厅到希腊厅只有几步的距离,而在历史上,这种艺术风格的变化也是在很短的时间里发生的。埃及艺术保持其风格有几千年之久,在希腊艺术的古风时期,埃及影响仍保存着。只是到了希腊艺术的古典时期,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里,造像的风格有了彻底的改变。英国艺术史家冈布里奇将这种变化说成是希腊艺术革命。他曾这样概括:埃及人所再现的是他们所“知道”(know)的世界,希腊人所再现的是他们所“看到”(see)的世界。冈布里奇所做的对比简洁而清晰,一下子说出了两种艺术的基本特征:在埃及人那里,图指向了关于对象的知识,而在希腊人那里,图再现了对象的外观。当然,冈布里奇并不是说希腊人取消知识。他所要说的是,希腊人不仅具有关于对象的知识,而且具有怎样将对象的外观再现出来的知识,也就是说,希腊人学到了征服对象的外观的本领。具体说就是,本来,人们总是根据习惯或惯例而造成模式化的图像,以此作为关于对象的知识的符号(“制作”)。只是在希腊人那里,才出现了对图式化再现的不满足,从而试图使这种图式再次经受视觉的检验和修正(“匹配”)。[iv] 二、希伯莱精神进入图与词之争 在欧洲,影响图与词之争的另一条思想线索是犹太—基督教传统。在《圣经·旧约》的《创世纪》中,神说要有光,神说水要聚在一处,神说要有草木果实,神说要有飞鸟鱼兽,神说要造人,于是,这一切先后就都有了。[v] 这段话本来可能是对从神的意愿到这个意愿的实现所作的描述,并不排斥神的创造活动。否则的话,就很难解释神为什么要分六天说,而不是一天就说完;很难解释神为什么每做完一天的事,就要作个评价,说这是好的(美的);也很难说,到了第七天,他就要休息。很有可能,这都是暗示神在劳作,而不是动口不动手。但是,这段话后来却被普遍解读为神只是用词在造物。泰初是“有词”,“有道”,“有思”,还是“有为”,这个问题本来并不能从《圣经》的词句中找到惟一的答案,“有词”只是在后来的哲学思维,特别是柏拉图以后的希腊哲学影响下形成的诸多可能的解读中的一种而已,它并不排斥其他解读。然而,在有了从词到物的解读以后,围绕着这里的所谓的词,却又有着新一轮的解释。词代表着什么?是万物的

文档评论(0)

wyj1992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