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部分 由集成运放组成的 波形发生器 1 正弦波振荡电路 2 非正弦波振荡电路 1 正弦波振荡器 1.1 正弦波振荡器的组成 1.2 产生正弦波振荡的条件 1.3 起振条件和稳幅环节 1.4 RC文氏桥正弦波振荡器 1.2 产生正弦波的条件 1.3 起振条件和稳幅环节 1.4 RC文氏桥振荡电路 (1) RC文氏桥振荡电路的构成 RC文氏桥振荡电路如图1 所示,RC 串并联网络是正反馈网络,另外还增加了R3和R4负反馈网络。 (2) RC文氏桥振荡电路的稳幅过程 RC文氏桥振 荡电路的稳幅作用 是靠热敏电阻R4实 现的。R4是正温度 系数热敏电阻,当 输出电压升高,R4上所加的电压升高,即温度升高,R4的阻值增加,负反馈增强,输出幅度下降。反之输出幅度增加。若热敏电阻是负温度系数,应放置在R3的位置。见图1。 附1 电压比较器 * 固定幅度比较器 * 滞回比较器 常工作在开环或正反馈状态。 开关特性,因开环增益很大,比较器的输出只有高电平和低电平两个稳定状态。 非线性,因大幅度工作,输出和输入不成线性关系。 附3:由555构成的矩形波信号产生电路 附4:由石英晶体构成的矩形波信号产生电路 附5:由单片机构成的信号产生电路 设计任务一: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设计 1、设计任务: 利用LM324构成正弦波、方波、三角波函数信号发生器 给定条件:(1)给定VCC=+9V、VEE=-9V; (2)用万能板搭接电路。 要求性能指标:在2k?负载条件下,输出信号 (1)正弦波:VPP≥10V; 方波: VPP≤14V; 三角波: VPP≤8V (2)频率范围:200Hz~5KHz范围内连续可调 (3)波形无明显失真 结果提交: (1)完成电路原理设计、实物焊接调试; (2)完成实物性能指标测试:测试数据、波形具体参数; (3)按专题一报告要求完成相应的设计报告。 * 其中选频网络由R、C和L、C或石英晶体等电抗性元件组成。振荡器也常因此而命名。 1.放大电路 2.正反馈网络 3.选频网络 4.稳幅电路 1.1 正弦波发生电路的组成 ?AF = ?A+? F= ?2n? 图11.01 振荡器的方框图 右图所示电路若满足: 振荡条件: 幅度平衡条件: 相位平衡条件: 则电路产生振荡. 起振条件: 稳幅环节: 由于 ,起振后就要产生增幅振荡,需要靠三极管大信号运用时的非线性特性去限制幅度的增加,这样电路必然产生失真。这就要靠选频网络的作用,选出失真波形的基波分量作为输出信号,以获得正弦波输出。也可以在反馈网络中加入非线性稳幅环节,用以调节放大电路的增益,从而达到稳幅的目的。 C1、R1和C2、R2正反馈支路与R3、R4负反馈支路正好构成一个桥路,称为文氏桥。 图1 RC文氏桥振荡电路 当C1 =C2、R1 =R2时: 为满足振荡的幅度条件 ,所以Af≥3。加入R3、R4支路,构成串联电压负反馈。 ?F=0? (a) 稳幅电路 (b) 稳幅原理图 图11.04 反并联二极管的稳幅电路 采用反并联二极管的稳幅电路如图11.04所示。 电路的电压增益为 式中 Rp是电位器上半部的电阻值,Rp是电位器下半部的电阻值。R3= R3 // RD,RD是并联二极管的等效平均电阻值。 当Vo大时,二极管支路的交流电流较大,RD较小,Avf较小,于是Vo下降。由图(b)可看出二极管工作在C、D点所对应的等效电阻,小于工作在A、B点所对应的等效电阻,所以输出幅度小。 二极管工作在A、B点,电路的增益较大,引起增幅过程。当输出幅度大到一定程度,增益下降,最后达到稳定幅度的目的。 1 方波发生电路 2 三角波发生电路 3 锯齿波发生电路 2 非正弦波发生电路 方波发生电路是由滞回比较电路和RC定时电路构成的,电路如图2.1所示。 (1)工作原理 电源刚接通时, 设 电容C充电, 升高。参阅图2.2。 图2.1 方波发生器 2.1 方波发生电路 当 时, ,所以 电容C放电, 下降。 当 , 时,返回初态。 方波周期T用过渡过程公式可以方便地求出 图2.2
文档评论(0)